本书是作者在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讲授《中外出版史》及《中外出版原著选》课程的配套教材。本书体系架构有较大创新,将中外出版史按出版载体作为一级分类逻辑划分为开启文明的硬质出版以柔克刚的软质出版有容乃大的虚拟出版三大特征鲜明的出版阶段,并将硬质出版软质出版虚拟出版等一系列的概念引入,具有独特的学术创建。本教材即根据这一学术构
作者从编辑的视角,用编辑学、文化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法学、美学、传播学、生态学等10个学科相关理论作指导,研究编辑工作流程,探讨图书传播学方法,构建编辑学理论框架,是*本微观编辑学论著,也是一本编辑学通俗理论读物。作者认为,编辑是一份以图书为介质,策划组织选题,整合利用资源,编辑加工书稿,宣传推介图书;为
《出版忆往》是由作者发表在各类报刊上的忆旧文章结集而成。这些文章以图书出版为中心,以一个出版人的心路成长历程为线索,或记述各种图书从策划到出版的过程,或追忆老一辈出版人对出版事业的奉献和职业精神。通过文中对出版工作所做的叙述和思考,可以看到作者对出版事的热爱和执着,一个出版人的尊严和自豪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崇高使命感和
作家与编辑,这是一个交叉的学科。在中国现代史文学上有许多作家,人们往往更多的是研究他们的创作成就、创作思想与创作特色,而很少关注他们于创作之外的文学编辑活动,更罕有研究他们所创办主编的报刊,以及这些报刊对当时社会运动与文学创作的影响。本书则以他们的编辑为切入点,选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十二个作家:陈独秀、鲁迅
《让学术走向大众》旨在通过对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的图书的评论和解读,让大众了解、接受并读懂学术性图书。书中所有文章均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等主流媒体发表,被《新华文摘》、新华网等权威媒体和门户广为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编辑入门、图书项目、部门管理工作、图书质量、图书评奖、作者、编辑和读者、经营、转型和发展。
本书收录《远离京城的百日徘徊》《百战未开先读书》《新官上任不烧火》《万事开头未必难》《规矩和激励缺一不可》《治人事最是若烹小鲜》等文章。
本书分为编辑杂谈、主编论语、记者手记、读书评说四部分,收录了《教育期刊选题策划刍议》《忽略与拯救》《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访周国平先生》《骑着文字飞行》等文章。
本书内容包括:西方百科全书史,《不列颠百科全书》250年,中国百科类书史,《中国大百科全书》问世历程,工具书、辞书、百科全书,20世纪——现代百科全书定型化,现代百科全书的性质和种类,百科全书的总体设计,百科全书的编纂过程和修订体制,百科意识:百科全书编纂的认识基础,百科全书的框架设计和选条,百科全书编纂体制和体例工作
本书收录了纪录片《孤山路31号》摄录的几百帧精美图片和通过高科技手段复原的孤山西泠印社建筑和湖山关系图,以及西泠印社珍藏的一些图片印谱。本书共分三部分,分别为《湖山记》《草木记》《石头记》,以“西泠不冷”的新标识,全景式聚焦西泠印社,讲述她跨越百年的传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