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讲述了动乱时代中其祖父母之间的爱恨情仇和悲欢离合,包括十四年抗战期间,身为的祖父和身为军眷的奶奶出生入死、颠沛流离的经历,以及此后的内战中夫妻二人更加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人生故事。
本书以谷文昌的革命生涯为线索,以他忠诚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故事为载体,叙述了这位老百姓爱戴的共产党员基层干部伟大而平凡的一生。谷文昌早年参加抗日战争,1949年随解放大军南下,接受上级任命,赴福建省东山县任职,带领群众治沙、造林、引水,兴修水利工程,大办教育卫生事业,改造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与地方干部群众同甘共苦,
本书稿由五个部分组成。“从阳学国到阳晓”描写阳晓如何走上拜师学习曲艺的道路。“一炮打响的方言喜剧”记录阳晓早期的喜剧创作,介绍了《人与人不同》《麻辣烫》《信不信由你》三部喜剧的创作过程。“阳晓与川剧的嬉笑离合”则介绍了阳晓如何创作出《渝州盗》《复国哀》《攀枝花传奇》《灰阑记》三部川剧。“写好任务戏”介绍了《沙洲坪》《雾
本书寻踪抗大学员,通过一个个英雄故事,真实艺术性地再现了皖东这片红色沃土上英勇的新四军将士创造的辉煌历史,生动展现了在抗大文化滋养下人民军队的茁壮成长。书中还写到了皖东各县、市、区的很多抗战遗址,这些遗址和天长龙岗抗大纪念馆一样,都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全书分为四辑,共收录近四十篇文章,以作家在四川省境内的游历足迹为线索,讲述脱贫攻坚地区的山乡新颜新貌、新气象、新精神。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新闻社对外话语方式探索的书,是一个记者的新闻尝试。中国新闻社的70年,是从中国在世界上发不出声音到中国奇迹刷新世界耳目的70年,是中国学习与世界对话的70年。中新社一直站在中国和世界之间,把中国讲述给世界。作者有36年的记者生涯,是在中新社这个平台下被“中新风格”滋养的36年,是与中新社一起成长的36年
本书是作者多年记者生涯的实践与理论总结,主要内容是作者从业以来的获奖新闻作品,作者结合该部分作品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对新闻稿件的撰写进行讨论,阐述新闻稿件撰写的重要意义以及新闻作品的写作特点,同时本书对主要作品进行了评介及理论总结。这些新闻作品展示了作者扎实的调查研究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以及精准的表达能力。此外,书中还
本书为纪实文学,记载了全国英模、全国劳模、反扒神警胡雪林的人生岁月。胡雪林从事反扒工作35年,凭着对人民群众的赤胆忠心和对反扒事业的挚爱执着,练就了“三转、五到、二辨”的高超精湛反扒技艺,取得了打击犯罪、保民平安的突出业绩,成长为威震贼群、美名远扬的反扒英雄。他还带出了一支英勇善战的反扒团队,创出了“街面失窃案件大幅下
本书梳理了作者在四十年间(1983-2023)以中国古代家具用材为核心的田野考察足迹,是一部文学性纪实作品。书中有作者用生命书写的放旷,于利害得失中超拔出的生命精神,亦印证着四十年之时代变迁。 全书分正文和图录两部,正文共五辑,以流畅雅致的行文分别记录了作者自1983年起从中国东北出发,四十年间辗转东亚、东南亚、欧洲
《北京新跨越——百名记者讲述新时代北京故事》一书,基于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创新、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超大城市治理、生态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6个专题进行整理,旨在发挥主题宣传长尾效应,提供给各级党员干部,用于主题教育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和日常学习。利用好这一“工具书”,将其中内容与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