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为了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辉县市百泉、凤泉区郭柳和卫辉市山彪三处墓地进行了全面发掘,清理了近120座墓葬。《河南省考研发掘报告·第2号:百泉、郭柳和山彪》全面、系统地报道了这批资料,从墓葬形制、规格和年代及随葬品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为探索豫北地区汉、唐、宋金、明清时期丧
中国古代文人每天使用并被誉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可以说是富有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奇珍异宝。当你打开这本专为“文房四宝”立传的小册子时,其中的文化气质和厚重历史定会令你心仪,更想舞文弄墨,用文房四宝创作出一幅幅书画作品,来弘扬传统文化,彰示其博大精深。
本书介绍了人类人文龙壇博物馆收藏文物,讲述了地球文明起源,收录了化石、生产工具、半成品、兵器、祭祀礼器、饰品、玉器、氏族徽章等历史文物。
《古代碑帖译注(繁体版)》作者王玉池先生对先秦至宋的七十余个碑帖进行了注释和翻译,便于读者学习和查阅。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由于其抽象性特点,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使字脱俗,也才能使自己的书作有较高的艺术品位。这些道理许多人都讲过,也已被整个书法发展历史所证明。提高文化素养的方法是多方
《灵宝西坡墓地》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项目,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项目。《灵宝西坡墓地》除了阐述西坡墓地发掘的学术背景,西坡墓地田野工作和整理工作经过等基础知识外,还对人骨资料的体质人类学进行了有关深入研究,对人骨的碳十四年代测定和基于碳十三和氮十五分析的食物进行了研究,对M2
《新石器时代澧阳平原与汉东地区的文化和社会》根据田野考古材料系统考察了长江中游两个重要区域——澧阳平原与汉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与社会。澧阳平原在一个相对狭小而封闭的地域持续着文化的进程,其聚落的演进,经历了环壕聚落、城壕聚落、城壕聚落群三个阶段。从聚落空间格局而言,最初的聚落因自然环境而呈散居状态。城壕聚落阶段则形
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重要都城遗址之一,位于今洛阳市区以东约15千米的伊洛河盆地中部邙山以南古洛河以北的区域,自古被誉为“天下之中”或“土中”,为历代帝王立国建都*之地。 根据文献记载结合考古资料,该城始建于西周,废毁于唐初,经历了约1700年的建造与使用历史,其中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五个朝代先后都将
本书是扬州唐宋城考古一个阶段的成果报告,它是根据田野考古记录(包括文字记录、测绘线图、影像记录等)整理而成的,是考古研究的基础资料。因此,对考古报告的要求,一是真实,二是客观。真实地记录考古工作的全过程,正确地描述遗迹和出土遗物,尽量避免在描述中掺人发掘者、编写者的主观推测意见。真实和客观是评论这个报告科学性的两大
《黄梅塞墩》全面报告了湖北省黄梅县塞墩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和初步研究成果。 塞墩遗址位于鄂、皖交界的龙感湖西南方湖畔,地处大别山东端南麓边缘,长江的九江冲积扇上。1986~1988年三次发掘,揭露新石器时代坑穴18座,墓葬188座,出土整残器物900多件。 依据塞墩新发现的一大批典型资料包括许多墓葬的打破、
本书总结了几十年来西夏瓷器研究的成果,在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占有国内外已知的西夏瓷器资料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多处西夏瓷窑,西夏瓷器的胎釉、器类、装饰手法和装烧工艺,缕析了西夏瓷器与唐宋(金)时期中原地区瓷器及辽代陶瓷的渊源关系,由此推断了西夏瓷器的创烧年代。 本书认为,在当时北方地区的主要瓷器类型中,西夏瓷器是质量仅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