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巴碑》又称《帝师胆巴碑》,为中国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碑书墨迹。碑稿为纸本,楷书,纵33。6厘米,横400厘米,内容为记述帝师胆巴生平事迹,是赵孟頫奉元仁宗命书写的碑文,此卷书于延祐三年(1316),书法点画顾盼有致,用笔遒美峻拔,为晚年碑书之笔。本书对每一个字用笔和结构都作了详细讲解,并对各家书体的笔画、偏旁部首、结
玄妙观在古城苏州,为著名道教寺庙,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晋明帝司马绍居然梦见三清道祖驾云到了苏州,于是下旨重修道院,并改名为上真道院。唐代皇帝自称老子后裔,尊之为太上玄元皇帝,并效令两京及诸州均建立玄元皇帝庙。此后屡遭兴废。到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改为玄妙观,玄、元相通,也称元炒观。此名取自老子《道德
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唐岑勋撰文,颜真卿楷书,徐浩隶书题额,史华镌刻。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四月立。碑高七尺九寸(260。3厘米),宽四尺二寸(140厘米)。34行,行66字。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为国宝级文物。该碑为颜真卿在44岁(一说43岁)时书写的。是已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立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十二月。楷书共28行,行54字。藏西安碑林。《玄秘塔碑》为柳公权64岁所书,书体端正瘦长,笔力挺拔矫健,行间气脉流贯,顾盼神飞,全碑无一懈笔。有以方取
本书集印1800方,其中玉印160余方,铜印1600余方,均为先秦和汉代的官、私印,其印量大、质佳且分类精细。每印皆附简单的考释并标示纽式和印材。此印谱为现存最早的依原印镌刻的铜玉印谱,保存了古印的面貌,开创了依秦汉原印刻印成谱的先河。
唐代大书法家孙过庭,史称深得二王奥秘,他的传世名著《书谱》既是一篇书论,又是“草书艺术的经典范本”。但由于《书谱》是孙过庭用草书写成的,字迹难辨,识读困难,初学者无不望而生畏。擅长欧体创作的著名书家丁永康,专门用正楷逐字逐句地书写了《书谱》全部释文,从而
本书分为三部分,古体诗、楹联、现代诗,主要内容包括:元日抒怀、篆刻小吟、读昊昌硕印谱、观张宗祥遗作品、怀社长张宗祥先生、亦兰亭杂咏(一)、亦兰亭杂咏(二)、亦兰亭杂咏(三)等。
本书分为书法和中国画两部分,收录了欧阳中石、邵华泽、张道兴、任法融、任玉岭、钟明善、王祥之等多名书法家和绘画家。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东汉中平二年(185)立,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碑阳20行,满行45字;碑阴分5列,每列行数字数均不等。明万历初年,在陕西郃阳县旧城出土。在明代末年,相传碑石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195
《颜勤礼碑》,唐颜真卿撰文书丹,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楷书,碑文一通。残石175×90×22厘米。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左侧5行,行37字。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颜勤礼碑》在拙重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