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阐述了绿道对于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公园城市导向下的绿道发展模式与策略,以期在公园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绿道的积极作用。本书首先从国内外绿道与城市绿地空间系统的互动发展入手进行比较,总结绿道发展的两个维度;其次,选取国内公园城市与绿道建设协同发展的三个代表性城市进行研究;再次,基于对作者团队多年来不同规模、类型
“城市双修”是2017年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的对于城市建设指导性理念。本书以15个实际案例为依托,探讨了在实际城乡大型景观设计中,“城市双修”理念的实施原则和方法。本书对这些案例从地域、尺度、设计手段、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角度进行解读,每个案例包含设计解说、设计图纸、实景照片等,生动地展示项目从策划到实施,再到最
本书前两章主要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论分析,之后逐渐转入对实践的分析,先是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然后围绕其中涉及的细节布置展开论述,最后则从专项入手,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具体实践。
本书系统介绍了面向城乡融合发展的中国乡村空间治理理论与实践,阐述了乡村空间治理的理论分析范式,总结了面向城乡关系优化的乡村空间治理实践探索。本书以城乡空间转型与重构问题为线索,尝试将乡村空间治理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路径作为出发点,解构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命题。本书以“多维度”和“多尺度”视角建构了乡村空间治理理论分析框架,从
本书针对庭院设计的流程,系统地讨论了核心的设计理念与方法,清楚地提出了不同风格和不同阶段需要注意的设计要点。全书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庭院景观基础知识讲解,包含风格选择、道路设计、水景营造、空间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设计解析,精选6种风格的14个落地案例,从设计立意、布局、手法等专业视角解读案例并凝练出宝贵的设
本书详细介绍了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植物的种植组合方式、空间层次、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季相变化等,形成了系统而具体的设计章法。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书中还配有大量的简图和照片实例,对抽象的概念和植物设计的空间结构、植物自身的景观特征等进行阐释。本书最后还附有植物种植设计示例和对应应用场景的植物名录,方便读者查阅使用
本书旨在深入研究道路与城市设计的融合,力求塑造交通便捷、环境宜人、安全舒适的城市道路,营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作者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着重探讨高质量城市道路设计的理念和路径,实现城市设计、功能设计、交通设计、环境设计、市政设计的协同发展。通过系统思维和多维数据,倡
本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生物文化多样性管理的山岳保护地风景特质识别方法(52008217)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时空完整性视野下中国名山世界遗产地的风景特质图谱分类及保护研究(20YJC760139)的基础上,探索了国家公园体制背景下崂山风景资源管理与保护的路径。首先,本书梳理了中国古代以舆图形式记载的山岳
这是一本阐释空间对于创意的影响的作品。作者研究/发现,空间的舒适程度对于创意工作者的创新能力的激发,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这本书中,作者探讨了企业应该通过哪些独特的空间设计,激发创意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近年来大家对于工作环境的理解的变迁。第二部分深入阐释了能够激发创意的空间必须具备的5大功
本书为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系列教材之一,于2011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本次计划于2023年底完成修订。本书介绍了城市、城市空间构成要素及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组织规律,对城市设计前期的分析对象、分析方法也做了详尽的叙述,通过大量实例分析论证了城市空间类型及其组织规律。最后,本书对城市设计技术的控制方法和手段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