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要总结了石棚(包括朝鲜半岛的支石)一词从俗称到术语内涵逐渐演变的过程,对石棚术语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石棚研究的对象;以考古发现为依据,经过对石棚结构的详细分析,参照目前支石墓分类研究的成果,初步建立了石棚研究的框架体系;在全面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对整个中国东北地区各类石棚墓葬的数量、分布状态、形制演变、文化内涵、时
《山东道教碑刻集(临朐卷)》辑录了山东临朐境内现存与道教相关的碑碣、墓志、塔铭、摩崖、经幢、题记等。每一块碑刻包括名称、简介、碑文等内容,部分碑刻附有拓片。碑刻简介包括:碑刻现存地点,立碑时间,撰文、书丹、篆额者姓名,碑刻形制,正文、碑额的书体、字径,碑文主要内容,着录情况,现存状况,等等。
本套书是中国音乐考古学的第一部重典,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组织,由全国数百名音乐、考古、历史学界的专家编纂,是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所收录的文物包括:大量考古发现的和传世的各种古代乐器舞具,反映音乐内容的器皿饰绘、砖雕石刻、纸帛绘画、俑人泥塑、洞窟壁画、书谱经卷等
《玉器拍卖投资指南:古玩指南第2辑1》由清末大理院少卿、著名古玩家余戟门之婿、北京琉璃厂萃珍斋东家赵汝珍编述成书,作者本人即是造诣精深的大玩家,又致力考古,古玩知识庞杂广博,各种业内门道秘技了熟于胸。\\n《玉器拍卖投资指南:古玩指南第2辑1》自1942年问世以来,就成为了中国古玩爱好者收藏、鉴赏、辨识、投资古玩的案头
《南朝陵墓石刻渊源与传流研究》是六朝松艺术文库之一。本书研究南朝陵墓石刻有翼石兽和神道石柱的洲源与传统。本书共五章节,主要内容为南朝陵墓石刻研究的艺术史观和方法,南朝陵墓石刻渊源研究(上、下),南朝陵墓石刻传流研究(上、下)。
《闽侯文物精品》分陶瓷、玉石、金属、书画、杂器等五个部分,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迄明清、民国时期。书中所选录的藏品多属于国家珍贵文物,来源主要为闽侯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传世文物及近60年来在闽侯境内出土的文物。如:新石器时代的塔式陶壶,商周时期的陶鼓、玉璜,两晋的青釉五联罐、青铜鐎斗,南朝时期的博山炉、青釉天鸡壶,唐代的真子
这本《淮南市博物馆藏镜(精)》由淮南市物馆编著,经过认真筛选、反复斟酌,本书收录了150面铜镜。考虑到时代延续性,也兼顾了早期铜镜的珍贵性,对重复较多、品相不佳者没有收录。为了把一些残缺的铜镜能够完整地展现出来,编者们邀请了国内著名的青铜器修复专家金学刚、金春刚两位先生予以修复。 本书在内容和形式上力求图文并茂、雅
上世纪40年代曾因一场洪水显现“冰山一角”的唐代邛崃龙兴寺遗址,终于在59年后,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博物馆、邛崃文管所等多方组成联合考古队,历时8个月,终于完成了龙兴寺遗址阶段性考古发掘,还原了其历史轮廓。《四川邛崃龙兴寺:2005-2006年考古发掘报告》详细披露了邛崃龙兴寺遗址200
2008年的穿越横断山脉——康巴地区民族考古综合考察(此次考察成果结集出版定名为“2008年穿越横断山脉·川藏南线民族考古综合考察”),历经24天,全程5000余公里。由于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常常遇到因道路狭窄越野车不能到达考察点的情况,考察组的专家们骑过马,也坐过山路上号称“飞车”的高原摩托车。有时候考察点在
《云阳走马岭墓地(乙种第20号)》是云阳县走马岭墓地的发掘报告,全书以墓葬为单位,系统地介绍了该墓地两汉墓葬的发掘成果,为研究重庆乃至长江三峡地区古代墓葬发展序列和丧葬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云阳走马岭墓地(乙种第20号)》可供从事考古、历史、文物研究的专家学者、教师及学生参考阅读。 本书由重庆市文物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