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诗新诠》是历史学家任乃强先生的重要遗著,是任乃强先生几十年对诗经研究的菁华所在。任先生因其渊博的文史知识,另辟蹊径,把诗经作为文献资料加以研究,综合采用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和文献学等治学方法,在前人对诗经研究的基础上,旁征博引,纵横裨益,推翻许多因陈学说,提出了众多耳目一新的见解。这也是该书的价值所在。
《唐宋名家词赏析(第二版)》是一本词学入门的大众学术读物,其中文章为一系列的唐宋名家词赏析,原是作者葉嘉莹先生近年来在各地讲课时的一些录音,后来由听讲者根据录音带整理出来的文稿。因为讲课的场所不同,时间不同,对象不同,所以每篇文稿的长短详略也有所不同,不过却大体上是可以成为一个系列的。温庭筠至欧阳修几家,是1982年作
声律就是诗词的韵律,《声律启蒙》是一部关于诗韵的启蒙著作,是儿童学诗的入门读物,由清代车万育编撰而成。《声律启蒙》按照古代通行的平水韵平声的川页序编排,每个韵部编成若干段押韵的文字,每段都由两两相对的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组成,不仅对仗工整,语言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知识性和实用性高度统一。其中涉
其内容包括:理论思辨;创作考察;影响探源;生态反思;启蒙现代性建设;审美现代性建设。
本书是一部诗歌评论集。收录作品主要包括:有感于“新的美学原则”之“崛起”、答一份题意“朦胧”的试卷、新诗·现代派·屈原、“自我表现”与表现“自我”等多篇诗歌评论文章。
本书分为:窦娥冤;赵氏孤儿;长生殿;桃花扇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一个关注下层人民命运的戏剧家、窦娥悲剧的历史必然性、层层递进的悲剧冲突、悲剧主人公窦娥的性格特色、历史意识的积淀和思想的升华等。
本书分为《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等部分,主要包括:关雎、载驰、伯兮、七月、东山、节南山、何草不黄、生民、离骚、湘夫人等。
本书在对鄂东民间童谣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在文化学的视野下,以所搜集的千余首鄂东民间童谣为关照对象,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文化地理学、哲学、美学、文艺学、民俗文化学、文化语言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接受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对鄂东民间童谣的文化意蕴
本书在文献辑佚的基础上,将查慎行《敬业堂诗集》与其《敬业堂文集》、《初白庵诗评十二种》等文献相互印证和补充,力图最大限度地还原查慎行诗歌批评理论的原貌。指出,学杜、学苏是查慎行“唐宋互参”诗歌理论的具体体现,其“唐宋互参”的核心与实质是一种兼容并包的精é
在最近的十几年中,中国社会掀起一股继承、学习、弘扬、创作传统诗词的热潮,全国各地出版单位纷纷推出相应的出版物,为这股热潮推波助澜。本书的编著者顺应这种形势,利用几年时间,选编、解读与品评传统诗词的经典作品,推出这本《三千年选解三百首——中国传统诗词摘珍解妙》,意在为学习、创作传统诗词的读者和作者提供一个选编本,选编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