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题,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甚至是争论颇多的一个问题:产业政策。褒之者认为产业政策有效地弥补了市场失灵,有利于一个国家实现幼稚产业的成长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贬之者认为产业政策是政府对市场机制的粗暴干预,扭曲了要素配置,降低了生产率。2016年,林毅夫和张维迎作为这两类观点的代表学者,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公开辩论,然而,
高水平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书围绕上海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开展深入研究,就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建设、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打造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提升国际贸易中心辐射力、建设国际消费城市、提升跨国公司总部能级等重点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思路举措。
本书基于长期以来对上海城市发展轨迹、发展基因和发展动力的梳理研究以及全球顶*城市发展战略的跟踪研究,以上海发展历史脉络和演进路径为线索,以美国洛杉矶和旧金山等转型发展案例为导引,通过分析评估当前上海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现实基础和外部环境,从新经济创新、传统经济转型、资源要素配置以及空间载体四个支撑的维度,针对上海经济迈
本书从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内涵入手,分析创新尤其是科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对创新驱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图景进行勾勒,围绕建设国家科学中心、促进产业创新升级、加速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完善创新空间布局、更高水平开放创新、深化区域协同创新、贯彻落实三大任务、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等九个方面
本书对20世纪初以来的欧洲经济体制与经济活动作了卓越的回顾,其中包括了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等近期事件。作者完整地描述了欧洲从自由主义经济体系演进到法西斯主义统制经济、东欧中央计划经济的兴起和崩溃,直至欧洲福利国家及一体化的出现,还有全球化新形势下的欧洲经济问题。本书审视了在充满危机又富有成就的历史进程中,欧洲经济发展
印度是“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重要国家。对于印度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辨明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从1990年代开启的全面经济改革是印度经济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大事件。本报告试图对1991年以来的印度经济改革进行一次粗线条的描述,以时间为主线,对印度经济改革和印度宏观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跟很多发展中国家类
斯里兰卡地处印度洋战略要道,同时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国家,在中国的对外投资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中国在斯里兰卡投资的深入,综合考虑了自然因素、国际因素以及其他广义社会因素的社会安全视角,为项目管理提供了必要参考。在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生态卫生这五个社会安全维度的影响下,腐败低效、政治生态、外
本报告首先基于生产函数设计了一套科学、动态、可调整的指标体系,包括宏观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制度环境、金融服务、国际交往六个维度,说明各种定性、定量数据的标准化方法,然后介绍了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VAR脉冲响应方法以及动态模型选择的时变向量自回归(TVP-FAVAR)模型法等确定权重的方法与步骤。
本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依据,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律性,全面系统地阐述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政策和方法。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基本理论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经营性国有资产为依托,全面论述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国有资产投资、国有资产经营、国有资产收益、国有资产评估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效益评价,资源性和非
在追求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从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系统梳理入手,对描述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关系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内涵和经典数理模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之后针对中国空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和形态特征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