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抗逆御旱栽培技术模式与水分运行机制
《怎样提高玉米种植效益》由沈阳农业大学王庆祥教授编写。在剖析农民在玉米生产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和主要问题基础上,结合我国玉米栽培技术的新进展,就如何提高玉米种植效益进行了全面阐述。内容包括:玉米生产概况及种植效益市场分析,玉米良种选用,合理密植,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病虫草害防治,专用玉米栽培,地膜覆盖,间套复种模式,节本增
《稻油<麦>轮作机械化技术》以稻、麦、油三种作物集中产区——长江流域为对象,研究水一旱轮作机械化生产技术,分析和阐述机械化生产系统、机具结构和性能的一般性、通用性、特殊性,以及技术发展方向。本书适合于生产经营者、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农业机械化专业、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的学生阅读。本书由吴崇友设
为了更好地开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组织编写了《高淀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全书由6章组成。包括:东北地区高淀粉玉米及其特点;玉米籽粒品质概述;环境条件对玉米淀粉含量的影响;高淀粉玉米高产栽培;有害生物的防治与防除,包括病害、虫害、草害与鼠害;玉米高光效栽培技术要点等。《高淀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针对东北农村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文库·中国近现代农业史丛书: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科技发展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1900-1948年);玉米种业的曲折发展(1949-1978年)
《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第5卷)》内容包括:前四卷已介绍的各属以外的小麦族剩下的一些属,也就是曲穗草属、披碱草属、牧场麦属、冠毛麦属、毛麦属,以及大麦披碱草属、拟狐茅属、网鞘草属、沙滩麦属等几个小属。
《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第1卷)(第2版)》主要讲述了,自《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第一卷出版距今已经有13年了,13年来世界小麦科学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杨武云研究员利用野生节节麦(Triticumtauschii=Aegilopstauschii)与Triticumturgidum杂交
《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第2卷·第2版)》共分为5卷,亲缘关系极为相近的属以及很小的属就合编在一起。研究还不完善的属、种也编列进去,以供读者参考。 《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第2卷·第2版)》共记载了现在已知的小麦族的30个属,2个亚属,464个种,9个亚种,186个变种。作者希望把
《小麦族生物系统学(第3卷)(第2版)》主要内容包括:仲彬草属的生物系统学;仲彬草属的系统学地位;仲彬草属的界限;仲彬草属的分类;杜威草属的生物系统学;杜威草属的研究历程;杜威草属的分类;冰草属的古典形态分类学简史等。
《中国大麦α-淀粉酶活性的评价》(作者姜晓东、陈卫国)从α-淀粉酶话性的测定、编码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α-淀粉酶基因的遗传多样性与酶活性的关联以及基于分子标记的α-淀粉酶的定位分析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以中国大麦品种为实验材料,从各方面对α-淀粉酶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获得①具有高α-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