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剧说》是周明泰编著的一部戏曲史料笔记,系辑录散见于各书中的论曲、论剧之语而成,所引用书籍有杨钟羲《雪桥诗话》、震钧《天咫偶闻》、王韬《淞滨琐话》等,全书共四卷。作者将见于各书的戏曲史料辑录成稿,分门排列,并对之进行了自己的探索。其内容可归纳为:1.叙述中国戏剧的历史发展;2.考察戏剧故事的源流;3.载录剧坛掌故与作
《元明乐府套数举略》是周明泰撰述的一部戏曲史料,作者从《太平乐府》《阳春白雪》《雍熙乐府》《盛世新声》《词林摘艳》《南北宫词纪》《月露音》《吴骚合编》《吴歈萃雅》《太霞新奏》《珊珊集》《花影集》十二种元明时期散曲总集中摘取散曲套数,按北曲、南曲、南北合套分卷,北曲从黄钟宫至小石调分十一类,南曲自黄钟宫至羽调分十二类,南
《清昇平署存档事例漫抄》是周明泰撰著的一部戏曲史料。该书将作者所见清代宫廷演剧机构昇平署档案中的演出记录分门整理,按年中节日、生日婚丧、机构条例、演出规定、乐舞种类、上演剧目厘为六卷,并附录演出乐器、存档释名等,对于清代昇平署的组织结构、演出情况、习俗规矩等方面记载颇为详尽,是研究清代宫廷演剧的重要史料。《〈都门纪略〉
《京戏近百年琐记》原名《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是一部京戏史料长编,时间跨度从嘉庆十八年(1813)到1944年,包括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名角生平等详细内容,是京剧历史研究绕不开的基础性史料。《近百年的京剧》则是从宏观上从不同角度概述京剧的发展。既按徽班入京、嘉庆名角、道光及咸同光三朝戏班分期进行纲举目张的论述,还具体介绍
全书收录了作者的15部剧本,这些剧本从剧种上来说有越剧,有昆剧,有京剧,有瓯剧,有木偶剧,有电影;从题材上来说有传统剧目改编剧,有新编历史剧,有现代戏,有红色革命剧,有儿童剧等。这些剧目中,传统题材的剧目都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等优秀传统美德,现代剧则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思想。这些剧目全部都上演过
本书将北京梅兰芳纪念馆所藏梅兰芳先生历年来搜集、珍藏的晚清民国年间的戏单加以整理编辑,以原貌彩印出版。全书收录戏单1100种左右,既有设计精美的抄写戏单,也有简洁朴素的印制戏单。这批戏单生动的反映出晚清民国时期戏曲舞台上的演出剧目和大受欢迎的戏曲艺人名单,是进行晚清民国戏曲研究的珍贵资料。
本书着眼于“江南”,立足于“戏曲史论”,从文人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家族文化四个维度,力求全景再现“江南地域图景下的戏曲文化史论”,并分析其生成机制与文化特质。本书所指的戏曲文化兼有“内部文化”和“外部文化”两方面指意,既包括“从文化角度对戏曲本体进行研究”,也包括“与戏曲有关的文化现象研究”。秉持“显要式一般”与
“北京文化书系”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是一套围绕北京文化内涵主题,深入阐述北京这座伟大城市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北京文化内涵的大型系列丛书,共计50种,分为4个系列,本册属于“北京文化书系·京味儿文化丛书”。该系列丛书弘扬北京具有地域特
在一代又一代四川大学学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在四川大学生根发芽、不断成长。其中,林如稷先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为四川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整体而言,林如稷先生以中国现当代文学整体格局为研究视野,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些具体领域切入,致力于做到宏观论述与微观分析的有机结合,在阐释“部分”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戏曲选集《复庄今乐府选》,清代姚燮编纂。原为192册,现存168册,分藏在国家图书馆(2册)、浙江图书馆(110册)、宁波天一阁(56册)三处,从未刊行。此书极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