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内战(1936-1939)吸引了数量惊人的天才艺术家和作家,激发了他们的灵感,如巴勃罗·毕加索、胡安·米罗、玛莎·盖尔霍恩、欧内斯特·海明威、乔治·奥威尔和约翰·多斯·帕索斯等。当时的欧洲阴云密布,正日益滑向又一次世界大战,捍卫民主、反对法西斯的崇高理想和残酷的战争现实,催生了他们优秀的作品,如《格尔尼卡》《收割
普法战争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历史。在野心勃勃的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军队在1864年和1866年完胜丹麦和奥地利,这时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发誓要击败普鲁士。在深度挖掘欧洲和美国的档案之后,的这部作品展现出令人激动的细节。作者以时间为线,为我们逐一呈现了这场战争中的各个战役,格拉沃洛特、色当的血腥战役以及卢瓦尔河和巴黎的收官
本书简述了从中世纪到20世纪末的葡萄牙历史。开篇概述了葡萄牙的人民、文化和地理地貌等,以比较多的笔墨着眼于描述葡萄牙的政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尤其是与英国、西班牙等欧洲老牌强国之间的争霸,还描述了葡萄牙从16世纪起,在大航海时代中扮演的活跃角色,以及之后葡萄牙在非洲和美洲近600年的殖民活动。
冲锋队是希特勒于1923年创立的武装组织,负责具体领导这一组织的是恩斯特·罗姆,它的成员穿黄褐色卡其布军装,右袖戴卐字袖标,因此也称褐衫军。在20世纪30年代,冲锋队用暴力将纳粹党和希特勒推上了权力的宝座,深刻地影响了德国的历史。1933年希特勒上台时,冲锋队成员数量已经超过德国国防军达到几十万人,著名的
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大国在近代文明发展历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各自的沉浮走势既体现了大国兴衰中的共性,也展现了各自特有的魅力。《历史课堂中的走向现代系列:一本万利的英吉利》对英国的近现代历史进程开展研究,从中学历史教学的角度解读英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拐点,辅以历史之音、史学动态、教学撷英
本书是一部从全球史的广阔视角全面叙述荷兰海洋帝国(1581—1800)兴衰的著作。第1部分叙述了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期的尼德兰地区在勃艮第和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从分散、自立逐渐走向整合的历史;描述了北部联省共和国的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反抗斗争,从西班牙人的专制集权以及宗教迫害下获得解放,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新生的荷兰由此强大
《罗马传:人类历史的镜子》是“丝路百城传”系列丛书的重要读本之一。本书由罗马人写罗马,叙事方式别具一格:它既非全景式的从罗马史前史梳理到当下,也非对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以及城市格局等进行分门别类的介绍,而是以当下此刻为起点,站在罗马的任意一处遗迹或新建上,调动生活经验、历史积累和逻辑素养,回溯历史,思考当下。既有对自
本书是由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会长郑寅达和中国德国史研究新锐陈旸积三十年之功而成的一部力作,代表了中国学界在第三帝国研究领域的水准。作者突破了“兴亡史”的旧框架,并没有止步于论述第三帝国兴起、扩张、覆灭的过程,而是关注其改造和运行的内在逻辑,深入剖解第三帝国政治、经济、文教、种族、社会、军事等各方面体制特点及成因。全书
对广大中国读者而言,近代普鲁士及其领导下的德意志称得上是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因为近代以来的中国总是跟它有着各种联系,尤其在军事和政治领域,时至今日,“铁血宰相俾斯麦”和马克思恐怕仍然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近代德国人,更不要说早就跑进中学课堂里的康德和黑格尔。但它又是非常陌生的,因为仔细一查,就会发现国内其实并没有几本专
诺曼征服可能是英格兰历史上最重要的军事和文化事件之一。随着诺曼人进驻英格兰,英格兰这一古老而又新生的国度便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无论是语言、建筑、军事还是法律,英格兰境内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诺曼人是如何改变这一切的?这一改变又为什么如此之彻底?马克·莫里斯以极其细致的笔触梳理了诺曼征服前后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