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批判性为基本视角,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历史发展和构成逻辑,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理论对当代社会历史的巨大影响。本书主要解决的问题有如下: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启蒙精神和启蒙思想之间的关系;2.如何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式正确揭示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发展环节和理论构成;3.如何从20世界历史
本书以明确的问题意识为导向,紧密结合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课题,从人类文明发展变化的宏大格局入手,对马克思主义人类文明理论的当代价值进行深度阐发。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大变局的时代产儿。大约两百年前,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期结束,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激化,西方国家有了更强的驱动力向外征服东方文明的最后堡垒中国。在批判
该书是东欧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研究专著。在总体概括东欧马克思主义符号学历史线索、知识谱系、批判范式和理论贡献的基础上,主要从社会实践符号学、历史文化符号学和艺术审美符号学三个维度探究东欧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的核心问题,涵盖了东欧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学者及其发展论题。本书坚持从中国立场出发,纳入了西方马克思主义
本套书甄别筛选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经典著作进行深度研读,已经出版了第一辑和第二辑。第三辑研读主要包括文献的基本描述、文献的研读整理、文献的价值挖掘等三个部分。研读的篇目主要有:《共产主义原理》《井冈山的斗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
本丛书收录了从马克思高中毕业撰写的三篇作文到恩格斯晚年撰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代表性著述20余篇。这20篇著作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各专业和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生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的必学书目。丛书作者对这20余篇著作的研究状况
本书由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研究生的论文组成,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政教育方面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究、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哲学与史学之间:新世纪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研究述论、抗战时期白求恩“消毒十三步法”探究、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本书稿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教材为基础,坚持教学重点、难点与学生关注热点相结合,选取50个基本知识点编写的教学案例集。书稿通过“微镜头”陈述案例事实,以“微讨论”引发学生的学习思考,以“微评论”回应学生的理论问题,以“微建议”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或教学同行的课程教学提供参考。本书是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