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大学物理实验》分为误差和数据处理基本知识、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4章,共包含23个实验。实验取材合适,内容广泛,并适当配以思考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中所蕴涵的理论及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大学物理实验》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理工类本、专科学生的物理实验教材。
《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物理实验(第2版)》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情况编写的。全书共分5章,收录了21个实验。第1章阐述了物理实验的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第2、3
全书共分六部分,共计四十二个实验项目。第一部分为预备性实验,包括测量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常用物理仪器的使用等内容。第二部分至第六部分分别是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近代物理实验,内容涵盖了基本物理实验知识、物理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反映了物理实验在当代科技中的应用,并包含了一定比例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预备物理实验定位于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的桥梁,主要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认识、理解,并在实验中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自主的意识,培养创新的思维。预备实验与后续的物理实验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相互联系,教学空间上相对独立,教学功能上相互支撑,教学目标上浑然一体。这本《预备物理实验》收录
本书精选了近代物理发展过程中一些起过重大作用的著名实验,以及近代物理实验技术中有广泛应用的典型实验20个,包括原子物理学、原子光谱学、微波技术、现代光学、磁共振技术、半导体物理学、光电子技术等方面。每一个实验都详细介绍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其科学素质。本书可作为
《大学物理实验(第2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根据《理工科非物理类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编者多年物理实验教学经验编写而成,具有“内容新、体系新”的特点。全书共57个实验,分为基础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本书充分反映了近几年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和发展趋势,注重实验内容的新颖性、综
《新编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第3版)》是在l990年版《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基础上,根据具体教学对象、产学研的成果和对课程教改的体会,结合多年来编写的补充讲义编写而成,它不但在实验内容上,尤其在教程的体系上作了较大的充实和变动,按分层次数学进行编写。并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编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分六章,包括物理实验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物理实验的实验方法与基本技术、前导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简要地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的测量误差、不确定度、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分四个层次安排了52个实验项目,根据专业特点和开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保持第一版特色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信息光学领域的进展,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对第一版内容进行了修订和补充。本书共14章。第1~4章介绍了信息光学的基础理论;第5~12章介绍了光学全息、计算全息、莫尔现象及其应用、空间滤波、波前调制、光学相干和非相干处理等,是信息光学的重点应用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物理实验(第2版)》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试图寻求一种优化的模式。全书共分为六章。第1章介绍物理实验基本知识;第2章为模块化的基本实验,是物理实验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训练阶段。书中采用单元实验的形式,每个单元按照实验内容或方法来突出一条主线,每个实验体现一个重点;第3章为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