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此存在:教师与社会情感课题的学习与实践
本书对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深入研究,即对阶段目标的内容进行梳理填充,明晰学习目标的具体内涵;对阶段目标的表述进行深层转换,努力外显学习目标达成的可见性。把每册教材中的内容,按照识字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提炼,既有对阶段目标的细化分解,又有
本课程是教育类学生或师范类学生从师任教的必备知识。目前,我国教育测量与评价类人才非常缺乏,从国家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置方向可以看出,国家将教育测量与评价设为二级方向,突出对这类人才的社会需要。随着人们对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正确认识,这一学科将会成为教育类和师范类学生必修课。书作者在讲授本课程10多年的经验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
本书呈现了作者对于课堂生活复杂性及其教育后果的洞察,为人们理解教师、学生和学校提供了全新的路径。书中的“隐形课程”概念,已经成为一个通行的教育术语。同时,作者对于课堂生活的开创性分析,也示范和引领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研究方法。书中另有对教育工程学范式、心理学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等主题的深入讨论。本书1968年首版,1990年
《有效教学方法(第9版)》是一线教师掌握有效教学方法、上一堂好课的经典著作,虽几经再版更新,依旧风靡世界。作者基于几十年的课堂观察与教学研究,通过生动、翔实、典型的教学案例,多角度、广领域、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有效教师的深刻内涵和具体可行的有效教学方法。书中附带的讨论问题、实践体验活动和自评工具等也为职前和在职教师反思、应
这是一本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骨气、中国自信的教育学,这本教育学要坚守中华民族育人初心,要立德树人。 立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即要把道德的种子播撒在中国大地上,播撒在孩子们心里。树人,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宝,即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那么,谁来培养人?好教师。何谓好教师?好教师,一个肩头担负着学
学生学业负担问题是一个持续性常态性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一直受到各方关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一直是个重要政策话题。本书在对学业负担的概念、观测指标、度量标准、成因机制、有效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梳理总结后,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数据调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本书原版整合教育心理学近三十年的研究成果,对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社会文化观所引发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和测评观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梳理。编写和国际体例一致,反映国外最新理论成果的、在国内领先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修订版将结合新的研究成功,加入案例,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进行结合,丰富教材。为了响应线上和线下混合课堂
本套丛书于2012年上市(第一版),2015年改版(第二版),2017又再次改版(第三版)。2020年为满足市场需求,适应教师资格考试的变革,本书将于2020年进行修订、改版(第四版)。第四版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依据近年来考试真题的变化,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修改、补充、删减,修改了一些过往版本中存在的错误,补充了近两年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