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工程湖北库区地处三峡的西陵峡和巫峡区域,这里的先民们用刻石记事的原始方式把与生活相关的长江洪枯水、治理航道、提示滩险、镇江佑安,以及筑路、捐献、义渡等内容铭记下来。现已查明三峡湖北段的摩崖石刻和碑刻分别为69处和53块,根据石刻的内容又可以分为历史水文题刻、整治航道题刻、咏叹三峡风光题刻和记事碑刻等。
《古玩品鉴秘要:古砚》企图拂去一些覆盖在收藏上面的灰尘,也企图恢复一点收藏的至真境界,因为收藏本来就是一次传统的机会,是提升人生境界的一扇门。作者更多地让读者与他一道分享收藏的美好,一起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去感受古砚自身的美丽与丰凡的魅力,从而感悟古人那高洁的追求与娴静的心情。
雷岩平先生所著的《遥远的符号》书稿,收录有他同友人收藏的250余件高古玉器,他们中相当部分不亚于馆藏精品,甚慰。雷先生认为,古玉器是先人留给我们的遥远的符号,它需要有缘之人怀着一份古典的情怀去释译。
巴蜀地区的族源具有多源化的特征。巴蜀先民自古以来就是由若干个民族共同构成的。商周时期,蜀族和巴族是巴蜀文化区的主体民族,他们很早就和中原的华夏族有着密切的往来。巴蜀民俗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巴蜀地区是一个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不仅汉族人数众多,很多少数民族也聚居于此,故而他们的风俗各异、文化多样
《周晓晶谈古代玉器》是“鉴定入门百家谈”丛书之一,以市面上可以见到的一些中低档玉器为分析对象,并介绍相关的古玉知识,希望能够对提高大家的古玉鉴赏与辨伪能力有所帮助。 对古玉的鉴定与辨伪,很像中医诊病,需要在现场短时间内,对鉴定对象以上述的玉材、沁色、器型、纹饰、做工及铭款、伤残等几个指标进行考察,迅速作出判断和决定
《陈立立谈明代景德镇民窑瓷器》是“鉴定入门百家谈”丛书之一,立足于尽量向读者提供鉴定实物、鉴定过程与鉴定结果,同时,在思维程式上,要求作者的思路向其他领域发散,以求将读者引到更为广阔的知识领域中去。
1.全书共收录浙江省各地出土原始瓷器267件(套)。其中17件为近年德清原始瓷窑址新出土的器物其余250件(套)器物王要出土于全省各地的墓葬。 2.出土于墓葬等的250件(套)器物的图片编排,以时代为序在时代相同的情况下按地区按县编排,一个县同一考古单元或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土的器物,集十排在一起,以方便大家从组合共
本书是继《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重要考古发现I》之后,又一本反映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阶段成果的图书,收录了重要考古发现32个(以2008年度为主)。其中,丹江口北泰山庙墓群、龙口林场墓群及郧县乔家院墓群因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郧县辽瓦店子遗址还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深圳民间收藏精品展》是特区建立以来举办的首次全市性民间收藏展示、交流活动。这个展览汇集了名家书画、古陶瓷、青铜杂项等展品400余件,各个门类自成系列;展览得到广大藏友的热情支持,一些很有实力、但过去一直十分“低调”的收藏大家也参与进来,将自己的“秘藏”首次公诸于世。因此,精品荟萃,特别是高古陶瓷、汉唐铜镜和藏传佛
本书全面公布了美岱召壁画和彩绘的资料,该书的问世是我国文物保护和佛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事件,开启了美岱召研究新阶段,为研究明代后期内蒙古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蒙、藏、汉民族文化交流融合途径提供了丰富生动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