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年鉴(2013)》反映我国文物、博物馆事业2012年的发展情况,分为图片、特辑、综述篇、分述篇、纪事篇和附录等部分。《中国文物年鉴》的稿件、资料来自国家文物局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以及国内相关文博机构,不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资料。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古蕴深厚的千秋建筑、巧夺天工的古建杰作、承载历史的文化遗迹、匠心独运的奇珍古宝、千年奇观的名胜古迹、天地精华的自然美景、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淳朴浓郁的民风习俗、别具风采的衣食住行、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异
《让文物活起来:文物合理利用经验集萃》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北京市文物局、武侯祠博物馆、大明宫遗址、内蒙古博物院、黟县西递村、重庆红岩联线、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国内十二家文物行政管理单位、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在文物合理利用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创新经验。
蚌埠博物馆始建于1974年,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四十个年头。随着文物事业的蓬勃发展,通过考古发掘、征集、接受捐赠、公安部门移交等途径,馆藏铜镜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攀升,现藏品已达500余面,成为馆藏青铜器类别的一个大项。《蚌埠市博物馆铜镜集萃》是蚌埠博物馆第一部专题性的文物图录著作,铜镜筛选时兼顾铜镜的时代性及珍贵性,择优选
《海淀文物精选集》收录了海淀博物馆收藏的陶器、瓷器、玉器、金银器、造像等文物,这些文物的年代分属三国.魏、唐、宋、辽、金、元、明、清,充分展现了海淀区历史文化的连绵不断和丰富多彩。《海淀文物精选集》是海淀区文物工作二十多年来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也是海淀区文物工作者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鲁迅藏拓本全集(汉画像卷共2册)》为北京鲁迅博物馆所藏鲁迅生前搜购历史拓本5100余种、6000余张,大略可分为刻石类,包括碑碣、汉画像、摩崖、造像、墓志、阙、经幢、买地卷等;吉金类,包括钟鼎、铜镜、古钱等;陶文类,包括古砖、瓦当、砚、印等。除了鲁迅生前编订目录、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汉画像选集外,大都没有公开面世
《夏商都邑与文化一:“夏商都邑考古暨纪念偃师商城发现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了2013年“夏商都邑考古暨纪念偃师商城发现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学者的论文40篇。 内容涉及学术史、夏商都邑布局与内涵、夏商文化分界、早期青铜器以及青铜文化间的交流互动等,代表了该领域研究的较高水平。
此次展出的巩义石窟寺造像拓本,是从全部拓片中精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180余幅。不仅拓本的内容和艺术风格具有代表性,拓片本身的高浮雕技法也是我们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手段的创新和探索。因此,在向观众陈展这些艺术品的同时,也是从一个侧面对河南省石窟寺遗产保护研究成果进行展示。
全书共分为概述、敬和堂法帖、诒晋斋诸帖、录文、附录、后记六个部分。书中对历代著名法帖的相关问题作了细致的描述,同时还对各朝代的书法大家们如文徵明、祝枝山等作了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