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马如森教授出自著名学者孙晓野(常叙)先生门下,上承罗王学脉,于甲骨金文造诣甚深,多有著述。日前承他寄示新作《甲骨金文拓本精选释译》书稿,嘱我写几句话。追忆1992年,他所著《殷墟甲骨文引论》书成,有胡厚宣、孙晓野先生撰序,我也厕身其间。荏苒近20年,马如森先生将三篇序移录于他这部新作,而胡、孙两先生都已过世
日照市博物馆是一座地区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1999年迁至新馆。建筑面积9260平方米,集收藏、研究、社会教育于一体,是展示日照地域文化、人文艺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滕州汉画像石馆在考古发掘结束后,组织专业人员出土文物,系统整理考古发掘资料,历时一年有余,编辑成《染山汉墓考古发掘报告》。该考古发掘报告由墓葬地理环境、墓葬形制、随葬器物、汉画像石、墓主身份五个部分构成,配有彩色照片100余幅,附有滕州汉代历史和汉画像石研究文章5篇,内容丰富,资料齐全,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是一部难得的
《郑州文物考古与研究(2)(套装上下册)》是郑州市文物考古工作者编写的第二部考古文集,内容包括田野考古发掘简报、报告及研究论文。40多篇考古发掘简报、报告中包括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及隋唐宋元考古资料。资料齐全。40多篇论文涉及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性质、文化面貌、艺术成
冯记圈明墓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花马池镇冯记圈村西。1999年7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盐池县博物馆联合在此抢救性发掘了明代砖室墓3座。本报告是对此次考古发掘的科学总结。《盐池冯记圈明墓》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冯记圈墓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以及墓地概况及发掘经过等;第二至四章分别介绍了3座墓葬的形制
《文物科技研究(第7辑)》是一部关于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的学术系列出版物,主要刊登国内外文物保护理论与方法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保护工程技术研究的成果,以推动我国文物保护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发展。此前已连续出版六辑,本辑主要刊登了2009年11月由国家文物局科学技术司主办、中国博物馆学会藏品保护专业委员会承办的“馆藏文物
商代是中华古文明的早期阶段,中国历史画卷在商代史的永久记忆上前赴后继地拉开。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商代文明的发展时空,下启中华文化演进的先河,十一卷本《商代史》用断代史著述体例,通过有商一代历史事象与制度名物的研究,寻绎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元素的由来、特征、品格与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本卷梳理整合历史文献与甲骨文、考
本书以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遗书为底本影印出版。是迄今为止披露该馆敦煌遗书藏品最大最全的一部大型图录。
《唐县高昌墓地发掘报告》使用了时下比较流行的三段式编写形式,共分三章: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墓葬资料,第三章初步研究。第一章中分别介绍了墓群概况及工作方法、工作概况及内容、材料整理与编写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墓葬资料部分以时代为章节,再以发掘时的墓葬编号顺序逐一叙述,分别配有墓葬平、剖面图和随葬器物图。如此,显得条理清晰,便
本书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全面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哈克遗址2003~2008年的发掘成果,内容包括房址、墓葬、祭祀遗迹、蚌堆、用火遗迹以及大量的细石器,对研究呼伦贝尔地区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