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经济制度安排研究》就资源及属性、资源与经济、资源所有制及其理论、资源国有与国有经济、资源集体所有与集体经济、资源民有与民有经济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也就不同条件下,政府调控资源配置的区别以及目前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强调集体所有来解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建设新丝绸之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一书通过对跨境三国进行实地访谈和座谈、采访方式,深入到孟中印缅四国的相关政府机构、企业、商会、高校、社团和社区、乡村,举办座谈,交流意见,汇集各国民情社意,集中反映沿途四国民众和社会各方对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热切期待和良好心愿。通过*真实的记录,大量的专题图片,反映各方意见,为孟
《不确定环境下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分析及预警方法研究》对新时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根据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使用模糊软集合方法对经济周期的波动进行了判断。同时,构建了经济周期阶段判定的Markov软集合方法。另外,《不确定环境下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分析及预警方法研究》还使用软平滑方法对经济周期的波动长
《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京津冀为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立足区域协同发展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京津冀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京津冀在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产业链、科技创新、教育、交通、都市农业、政府协作治理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战略,为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新
《国有资产管理》首先介绍分析了国有资产的重要概念、我国国资的概况、国有资产的功能,概述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要方面,例如探讨当前大力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政企分开等方面的内容。继而用几章篇幅深入分析了国有资产的产权、投资、经营、收益管理,事业行政单位的国资管理,国有资源资产管理。在这几章中,作者尤其深入分析了国有资
本书为厉以宁自选19801999年间研究成果,共计35篇,包括发表的论文和公开演讲。内容涉及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所有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增长与波动、收入分配改革等重要经济问题,其中相当一部分论述已经成为改革史上的重要文献。 本书扼要反映了厉以宁19801999年间的思想历程,对于把握中国经济与
本书为厉以宁纪80年代在北京大学讲授西方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史相关课程时,阅读西方经济学著作后所写的读书笔记,以及为一些经济学著作所撰写的序言等,共计28篇。内容涉及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领域内西方众多经济学派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凯恩斯、熊彼特、萨缪尔森等代表人物和他们对世界经济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理论观点,劳动力市场
本书为厉以宁自选20152017年的论文和演讲稿,共计43篇。内容涉及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中国经济学术性研究机构的发展等众多经济学领域的问题。厉以宁还在本书中对中国国企改革,中国民营企业转型,振兴中华老字号,中国农村土地确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中国经济热点问题做了深刻剖析,为解决其中存在的问
本书为厉以宁自选20112014年的论文和演讲稿,共计44篇。2012年前后的文章,全面反映了厉以宁对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自身暴露出的重大问题的提醒与解决思路。2014年前后的文章,着重反映了厉以宁关于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理论的酝酿与成熟的过程,这个理论代表了厉以宁对中国经济学的重大贡献,是他非均衡理论与股份制改革主张的
本书为厉以宁自选20082010年间研究成果,共计32篇,包括发表的论文和公开演讲。内容涉及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林权制度改革、民营企业发展、资本市场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外汇储备问题、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和发展方式转变等专题,均为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性的重大问题。 本书字字见真,实实在在关注经济民生,洞察世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