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发展与应用问题研究》由十六章组成,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该书的前两章是背景介绍部分。首先从新中国经济统计发展的历史经验出发,为读者认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发展提供一个背景,同时,借助生活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话题,让读者快速导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领域。该书的第三到五章主要论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发展所面临的
在世界贫困人数呈上升趋势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三十年来的扶贫成就为世界瞩目。在中国扶贫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始终存在扶贫效率不高的问题,这也是当下精准扶贫的背景。本书收录了作者自1997年到2016年20年间以贫困为主题的系列研究成果。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扶贫资金管理的效率,二是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实践与探索,三是贫困群体
大量研究显示,全球经济失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现阶段逆全球化趋势不断演变的主要矛盾之一。从宏观经济学视角看,全球经济失衡可以定义为,在高度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体系中,由于全球供求关系不平衡以及该体系内部的某些长期因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所导致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过程及其状态。主要表现为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职业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锐出战精准发力:职业教育决战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报告》以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的122所职业院校帮扶深度贫困县的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从教育扶贫、技能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文化扶贫、驻村帮扶、结对援助八个方面总结了职业教育帮扶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经验和
新常态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经济社会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新常态与转型发展》选编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深化改革增强制度效益、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促**等增进社会和谐五个方面的相关文献,既包括
首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处于战略转型期的北京减量发展2019
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据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农民工总量达到2.88亿人。广泛分布于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服务业等行业,占到从业人员的50%以上,他们发挥着中国城市发展的主力军作用。近年来,新生代
《公共资源配置、交易效率与地区经济差距》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察中国交易效率的变化,并从交易效率的角度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差距形成的内在原因,以及地区公共资源配置方式的差异所导致的效率损失进而导致的交易效率的差异。依据1978-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与交易效率、各地区经济差距与交易效率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产生了一些“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阶段。本书通过对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的背景和机遇进行分析,挖掘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基础,通过计算本区域各个产业的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产业梯度系数,寻找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区域主导产业竞争力优势。借鉴其他国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在西部地区表现得较为突出。因此,要想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加快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推进该区域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强化当地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