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既不在于主题的选择,也不在于准确的真实,而在于感受方式。”作为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回应,浪漫主义艺术家寻求自我表达以变革当时的艺术观念。他们将艺术视为改变社会和精神的媒介,催生了一批欧洲伟大的艺术、文学和音乐作品。本书将浪漫主义与当时的新古典主义、哥特式复兴运动联系起来,呈现浪漫主义艺术运动与当时的政治
本书以作品的创作时间为顺序精选了在西方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64幅绘画作品,对这些作品创作者的生平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形式、创作技法和思想内涵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与分析,点明了作品在历史中的艺术价值和美学趣味,为西方艺术的爱好者打开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本书所选择的西方绘画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从早期文艺复兴直至1
《我手画我心》是作者结合自身在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二年、从事绘画心理咨询四年的基础上,写作而成。是一本集绘画心理知识普及、绘画心理咨询、绘画心理课程建设的著作。本书内容主要是三大块:一是绘画心理概述(第一章、第五章),二是绘画心理在高校心理咨询和教学工作中运用研究成果(第二、第三章)。三是如何开展绘画心理咨询(第
该书以陕西绘画的历史源远其发展为线索,研究陕西绘画的历史脉络、风格特点、文化特征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性的内涵发掘。该书的重点和难点是就目前未所重视的宋、元、明清、民国以及近代的陕西绘画为重要的研究的对象,对陕西绘画的历史脉络的完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重点讲述这些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等问题,对盘活陕西
陈师曾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美术普及教育,本书便是先生这一教育信念的结晶。全书从远古时期文字与绘画的起源说起,梳理先秦到清代中国画的发展脉络、技法沿革、题材变迁以及重要的画派、画家等,并精选中国绘画史上的百余幅代表画作,展现中国历史上绘画艺术的杰出成就,从而使读者对中国历代绘画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意象”是华夏先民对于天人关系思索的结晶,《周易》有“《易》者,象也”“立象以尽意”。在意象哲思中,我们总能体察到华夏文明既重于感性经验的直观体悟,又重于理性认知的辩证思考,以个别形象透视普遍规律的思维路径与文化基底。刘勰《文心雕龙》有云:“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在审美意象中,我们总能体会到诗、文、书、画以鲜明生动
在这本美丽的图文并茂的书中,从古代岩画到埃及艺术,到古典大师,到现代表现主义者,再到卡通,作者追随猫的足迹,走过了艺术史。对任何喜爱猫和对艺术感兴趣的人都是极好的读本。主要内容包括:神圣的猫、早期城市中的猫、中世纪的猫等。
说到画理,无非是人情世事之理。人情世事之理,终又不同于画理。如将人情世事之理入画,将抽象认识变为可视形象,有隔与不隔之分,而立意、构思有巧与不巧之别。变隔为不隔,使不巧为巧,其中大有说道。为这“说道”,寻寻觅觅,疑疑悟悟,虽千失偶有一得,辄欣欣然记下所听、所见、所想。《画里乾坤/韩羽集》收录了韩羽著的《“花如解语还多事
为文为画,亦庄亦谐。谐中有庄,庄处亦谐。谐时得趣,庄时得意。意趣之问,作者陶然,观者粲然。《东拉西扯/韩羽集》系作者自选,既有他对各名家画作的品评,也有他谈对艺术的见解,再配上文气十足的画作,使该书更显雅致。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是傅雷先生在他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美术史课教席时的讲稿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一部著作。通过二十余位西方美术大家的作品与生平,讲述了从文艺复兴开始至十八、十九世纪五百年间的西方美术变迁史。书中着重介绍了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二十位大家及其名作,生动洗练地讲解了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人品操守,并融文学、音乐、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