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胡俑展内容丰富,立意客观,内涵和谐,形式设计独特,主题重大。在吸收丝绸之路文化研究和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特别是粟特民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这个展览来反映丝绸之路与民族融合对唐代经济、文化、宗教的形成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本书不仅对胡汉民族融合和中华文明历史的研究有积极的推动意义,而且对当代国际文化交流有良好的促进
渎口窑是晚唐至北宋中期烧造青瓷的民间窑场,虽然历代文献均无记载,但却是江西地区比较重要的早期窑址之一。无论是从地望考察,还是器物的造型、胎釉和纹饰特征分布,渎口窑都应属于婺州窑窑系,它的发掘丰富了婺州窑的内容,也为江西陶瓷史增添了新的资料。本书对渎口窑的发掘及其文物作了详细的介绍。
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曾经有过许多的发明与创造。 中国古代在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上都有许多发现、发明与创造。我们有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术四大发明,还有十进位制、赤道坐标系、瓷器、丝绸、二十四节气等重大发明。 古代的发明与创造,随着历史的脚步慢慢远去,是不断面世的古代文物让我们淡忘的记忆又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皇帝朱棣下诏将北平升为北京,翌年即在元代旧宫的基址上,开始大规模营造新的宫殿。公元1420年宫殿落成,称紫禁城,正式迁都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艺术和科学价值。展品的来源,大部分是皇宫的故物;有些还是北宋时的旧藏,其后朝代更佚,展转流传,最后在明清时陆续复归大内;有些则是明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的表演艺术,结合了唱、念、做、打。中国戏曲是世界三大古老戏种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的歌舞、说唱以及角抵百戏。此后千余年,这些艺术形式不断融合、发展、完善,陆续出现了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参军戏”,宋元时期的院本、杂剧,明代的南戏、海盐腔和昆、弋诸腔,到清代则以昆、弋腔为主,同时吸收了民间高腔的部分
本书自一九九二年出版后,社会反响强烈,遂被多方引用,并且有多处在未经授权情况下将本书制作为电子版,在网络上及其它途经出售使用,严重侵害出版方及著者权宜。同时初版由于著者水平、拓本漫漶等因素,存在不少错误,毛远明先生等已有专文指正。现距初版已有十六年之久,读者多方求购。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再版,著者对原书重加厘定。但限于条
这是一本介绍如何鉴别良渚文化玉石器的书。良渚文化是与红山文化齐名的我国新石器晚期的文化。这两种文化都以精美的玉石器享誉海内外,由于良渚文化时期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再加上当时并没有文字,所以要判定一件器物是否是良渚文化时期的是十分困难的。现在市场上尚未有一本系统介绍良渚文化玉石器的书,更不用说是如何鉴别良渚文化时期的
本书介绍了各种砚的基本知识、砚的价值与收藏等知识与技巧,为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了解砚,欣赏砚,使用砚参考读物。该书主要内容有:砚基本知识介绍,砚的形状,百一砚,砚上雕龙,砚的大小,竹节为砚,古砚,方形砚,砚石与蜀砚,石品,石砚,制砚六要,砚之框,砚之现,砚名家制砚,砚价,购砚,砚藏,砚林心语等。
该书是中国境外最好的中国花钱收藏图典。 中国花钱也称厌胜钱,有钱形,但没有法定的流通价值。他们或有吉语,或有吉祥纹饰,或有传说中的神仙人物。它们共同的作用在于驱疾辟邪。从历史上来说,汉代就有花钱了,一直鼓铸到清代甚至民国初期。从门类上来说,他们和中国的铜镜一样,可以细分为神仙故事、瑞兽与花草、吉祥纹饰、吉语等几大类别
本书以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遗书为底本影印出版。是迄今为止披露该馆敦煌遗书藏品最大最全的一部大型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