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子陵岗》所报道的都是一些小型墓,即东周墓62座,秦、西汉墓14座,东汉墓17座,明墓2座所报道的资料较全面、客观,说明对小墓资料没有忽视。此外,对一些典型墓进行了重点介绍和归纳,让读者能更好地了解一些单个墓的情况,从而能更好地运用这些材料去进行对比研究。再次,注意了墓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打破关系、排列关系,注意
南京城墙砖文中的实名制,不仅针对各级政府的官吏们,还对具体烧制城砖的窑匠、人夫以及基层组织者,也提出了用实名的要求。如该项劳役基层组织中的“总甲、甲首、小甲”,均是以实名见诸砖文。府、州、县的官员、吏员、总甲、甲首、小甲、窑匠、人夫,最多的不同责任层面竞达十一级,构成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实名制的管理责任体系。而参役基层组
本书是张家口地区陶瓷的图录,收录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陶瓷精品180件,为研究该地区陶瓷的历史发展、工艺风格、艺术价值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本书可供考古学、博物馆学、陶瓷史、美术史等相关专业的研究者以及收藏鉴赏爱好者参考、阅读。
本书是为配合三峡库区建设于2000~2002年三次对重庆云阳县晒经遗址进行发掘的专题报告,晒经遗址主要包括西周、战国秦汉、宋代和明清几个时代的各种遗存,西周遗存很少,没有太多的地层堆积,也没有发现比较完整的遗物,只发现有战国秦汉时期的墓葬,宋代遗存是晒经遗址的主要堆积,发现了大量的房屋建筑包括手工业作坊建筑和比较完整的
本书是2004-2006年在肇庆地区的肇庆市、四会市、广宁县发掘的17座墓葬及3口水井和2座灰坑的综合报告。年代分别为战国、汉代、东晋、南朝、唐代和宋代。这批资料中有陶器、釉陶器、瓷器、铜器和滑石器等,文化面貌与中原同时期遗存大体相同,但又独具自身特点,为研究广东肇庆地区几个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以及葬俗葬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以新出土的郭店竹简、上海博物馆藏简与《大学》、《中庸》、《礼运》、《孟子》等传世文献相结合,对思孟学派的形成、演变、发展做了细致的考察,对思孟学派的特点、内容做了概括、总结。《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对竹简《五行》、《性自命出》、《内礼》等篇做了深入的解读,对《中庸》、《大学》、《礼运》、《大戴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89)(精)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87)(精)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86)(精)
本书的作者可能是我国最早使用多通道等离子质谱于铅同位素考古,等离子质谱的高灵敏度使得绝大多数青铜样品可以酸溶后直接测量,免除了分离提纯等烦琐的化学流程,显著提高了测量效率。在《铅同位素考古研究》中,作者报告了80多件考古样品和数十件实验样品的铅同位素比值数据。根据80多件我国云南出土的青铜制品的铅同位素比值,其中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