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散文集收录了近些年来著名作家徐兆寿在西部行走和悟道的文化随笔,大部分已在《人民文学》《天涯》《大家》《北京文学》等刊物上发表,其中一些篇章曾引起很大反响。 徐兆寿的文化随笔与过去的散文家不同在于,一是为西部文化强烈抗辩,从文化形态、地理生态等方面入手,风格雄健,别具风采;二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正名、疾呼,大声抗辩,情感真
微如尘,轻如尘,浮如尘,飘如尘这本书关注的是如尘的人与物以及他们的际遇。那些卑微的人与物、那些在潮流一样的奔跑中的停滞者和逆行者,他们在从生到死的旅途中所遭遇的跌宕、辗转、悲欣、忧惧、困惑、无助,固然是他们自己的命运,但也不可否认,他们亦是无数个我们。作者以亲历者、旁观者乃至拾遗者的身份,于细致审视和剔除中,延伸着语
丰子恺曾云:奇山异水,幽境绝域,非多行路不能见其状。太史公游名山大川,归而文章有奇气。同样的,江山秀丽滋养了丰子恺的文心与画心,成就了他中国漫画人中国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本书精选丰子恺写大好河山的游记文章四十四篇,每篇辅以丰子恺亲绘的主题画作九十八幅,一画一文,跟随丰子恺的笔触游历黄山、旧上海、景德镇,庐山、杭州、扬州
本书共十二章:章综述了焦平面成像探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第二章讨论了电控液晶微光学结构包括微透镜阵列的基本特征;第三章分析了液晶基波前成像探测的基本属性;第四章研究了基于波前成像的景深扩展基本问题;第五章主要开展了基于波前成像的物空间深度测量方法研究;第六章论述了液晶基光场成像探测的基本属性与特征;第七章主要进行了基
本书是湖北省著名作家、诗人,《长江文艺》杂志社原社长兼主编刘益善的一本作品自选集,收录了刘益善多年来为他人或自己出版的书所作的序和跋若干篇。刘益善当了40多年的编辑,在其职业生涯中,结识了许多作者朋友,一些作者信任他,遂邀请他为新书写序和跋。从1986年到2019年,刘益善共为他人写了几十篇序和跋,他将这些文章集中起来
《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包含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内容论及戏曲理论、演艺实践、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物古玩、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是中国古代人民丰富生活的写照,也是文人生活的提炼总结。 这部《闲情偶寄图说》以芥子园本为底本,校以翼圣
此书亦是高步瀛编选。唐宋文章大家辈出的时代,多有优秀作品为后人传颂。本书选编唐宋40为名家的散文,共178篇。此书较之以前的旧选本,选文有其独到之处;更突出的是,各篇注释详博、谨严,颇见功力;同时辅以名家评点,涉及文意、笔法,大多较为精彩,故而不仅可供一般阅读,也可由此揣摩文章写作,一举两得。此书80年代后,再无排印本
北宋惠洪是中国佛教史和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其著述范围之广,在两宋禅林中可称,后世僧人也罕有其匹。其诗文集《石门文字禅》正是他整个撰述理念以及写作内容的集中代表,不仅体现了佛教内部禅教合一的倾向,而且也显示出僧人借鉴士大夫文学传统而交融儒释的自觉努力,同时还提供了一个挣扎于出家忘情与世俗多情之间的诗文僧的绝佳样板
本书选编作者的学术随笔55篇,分为四辑,大致从2008至2020年按成稿或发表的时间排序。这本随笔集从不同角度呈现了作者归国后的心路历程,其中不少篇章已见诸报端,但也有些文稿还是首次付梓。 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多米诺效应,引发了数百年一遇的世界大转型。这种巨变折射到这一文集中,就是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忧患意
《美洲人文地图》是蔡天新出版的一部有关美洲国家和地区的旅游随笔。与《欧洲人文地图》构成一套了解西方文化的小系列。不同于一般的主要景点打卡式的游记,蔡老师的旅行随笔将现世和历史相结合,将人物与故事相结合,将美洲各国人文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既有数学家的冷静思考,也有诗人的感性浪漫,配上大量蔡老师私藏摄影照片,读起来就像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