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1743-1805),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初名琰,又字顽伯,别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安徽怀宁人。精四体书。篆书沉雄朴厚,自成面目。篆刻苍劲庄严,流利清新,世称“邓派”,也称“皖派”。扬州市博物馆藏有一件朱拓邓石如篆书四屏,其幅高一百二十七厘米,幅宽三十一厘米。第一幅条屏中的朱晦盦为南宋理学家朱熹,陆子静是南宋哲
中国新诗百年精粹
吴让之,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原名廷飏,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晚学居士,江苏仪征人。为包世臣弟子,工四体书,尤精篆隶。篆刻学邓石如,并参汉印,遒劲凝练中见流畅,用刀如笔,圆转厚实,发展了“邓派”。《谢东宫赉米启》是南朝梁文学家庾肩吾因东宫馈赠米粒而作的骈体感谢信。东宫即时为太子的梁简文帝萧纲。吴让之所作
晚清书法家、篆刻家赵之谦(一八二九——一八八四),初字益甫,后改字撝叔,号悲庵、闷等,浙江会稽人。在清代书坛上,他为碑派书法开辟出一条新奇的风格途径,在篆书方面,有方家评说,他将北碑的直入平出和折锋等用笔方法运用于篆书的书写,同时增加了结体上的曲折弯弧,遂别开生面。 在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清代名家篆书丛帖:赵之谦篆
米芾(1051-1107)是北宋杰出书画家,《宋史》有传。初名黻,四十一岁后改名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 米字的风格特点是很独特的,那就是有一股郁郁勃发的英气。从结构上看挺拔奇险是其主要的特征,其字形以颀长为主,取左低右高之势,个别笔画具有极强的符号性。加上笔画间笔势的快捷性,也就是被米芾自己称之为“刷”字
书法是中华文化中一门独特的艺术,故宫博物院之书法藏品更是极为珍贵。本系列从中精挑细选名家名篇,全篇完整收录,其中大多为该名篇同一书法体中公认最好的版本,极具典藏价值。本系列特点在于一书多用,既可欣赏印刷精美的书法作品,针对某些特别值得点评的字体提供书法赏析,又将名作中最精彩的部分制作为字帖供读者摹写,还附上释文及注释以
书法是中华文化中一门独特的艺术,故宫博物院之书法藏品更是极为珍贵。本系列从中精挑细选名家名篇,全篇完整收录,其中大多为该名篇同一书法体中公认好的版本,极具典藏价值。本系列特点在于一书多用,既可欣赏印刷精美的书法作品,针对某些特别值得点评的字体提供书法赏析,又将名作中精彩的部分制作为字帖供读者摹写,还附上释文及注释以便读
《佛遗教经》又名《佛垂涅槃略说教诫经》,是释迦牟尼一生弘法言教内容的概括总结,是佛将入涅槃前对众弟子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也是佛留给后代所有想离苦得乐者的得度因缘。《佛遗教经》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字字珠玑,韵味无穷,译文经后秦鸠摩罗什大师推敲锤炼,故而词达意顺,古朴典雅,朗朗上口,耐人吟咏。为出家或在家佛教徒之行动指南,
《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的重要经典,是佛经中字数*少但影响*大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中的「心」指心脏,含精要、心髓之意。手抄《心经》并取得较高书法艺术成就的书法家很多,尤以王羲之、欧阳询、赵孟頫、文徵明、董其昌、傅山、乾隆皇帝、于右任、弘一大师、溥儒的为佳,广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