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藏式传统建筑/西藏藏式传统建筑研究系列丛书》从建筑史学和建筑技术的角度,系统梳理了西藏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从城市、宫殿、宗山、寺庙、园林、民居不同角度对西藏传统建筑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解读。重点阐述了拉萨、日喀则、江孜古代城市的布局和空间;对西藏的宗山建筑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资料整理;对西藏的庄园建筑的遗存做了深入的
在韩国,现代意义上的建筑文化财保护已有百年历史。《韩国建筑文化财保护制度与理论演进研究》以韩国木结构建筑文化财为主要对象,在保护制度、工程案例及保护理论方面,梳理从近代到现在韩国建筑文化财保护的历程,并研究其发展变化和特点,最后总结其发展分期。由于文化财保护具有公共事业性质,梳理不同历史阶段的保护制度是文化财保护研究的
本书为我社1985年出版的《北京史》的增订本,系北京大学历史系许多教授多年研究和编写成果。全书自远古写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从地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诸方面讲述北京地区的历史发展,介绍在这一地区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活动过的重要历史人物,以及寺庙、园林等名胜古迹及文物、民俗、宗教等。本书堪称是一部较为
本项目收入国家图书馆藏香山、玉泉山相关样式雷图档80余件。图样部分有总图、局部景点图、装修图,文档则包括各类通信、说明、文书往来等等。这些图档多为清晚期所制,为后人了解当时园林做法提供第一手资料,具有极大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中国式建筑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其中,楼亭阁台园寺桥等是中国式建筑的典型代表。马力结缘旅游媒体,名楼胜迹的万千气象于他既是胸中丘壑,又是笔端风采。在《风雅楼庭》中,马力将他探访兰亭、烟水亭、黄鹤楼、滕王阁、山海关、钓鱼城、醒园、少林寺、莫高窟、赵州桥等各类建
"在新一辑中,《班门》各板块的结构一仍其旧,分门内门门外。以门为界,门内,向大师致敬、取经、学艺;门,是作品,是被大师加持的手艺,是匠心营造;门外,是后生的操练、游历、体验。 《班门声》的主题是从建筑的声音出发。我们将从一个拟声词啪啦啪啦出发,探寻著名建筑师隈研吾以声音做设计理念的根由。我们也会深入贝多芬耳聋后的寂静宇
本书分析和讨论了历史建筑信息模型HBIM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对HBIM的概念、定义和限定范围作了针对性的探讨,介绍了历史建筑信息模型的创建流程和相关主流软件的应用框架,系统探讨了BIM模型和建筑历史数据的叠加模式和应用模态。书中也以既有建筑加固族为例详细描述了历史建筑相关修缮专用族和族库的创建过程,同时结
该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以1920年代之末为起点,把1949年前后的中国现代建筑史贯通起来,以1949年以后的建筑发展为重点,一直叙述到1999年20世纪结束,时间跨度约70年。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档案和正式发表的文献,以再现真实历史为主旨,对于半个多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发展中的建筑现象、建筑事件、建筑作品、建
北京园林史是中国园林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园林的兴建,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北京的园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蕴涵的文化特点也是不同的。中国的园林文化,始于皇家园林。北京园林的格局,正是以皇家园林为主,其他园林相辅。北京皇家园林始建于金代,金中都的西苑主要模仿宋代的园林而建。到了元代,则增加了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色。至明清,北京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