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纪滢的新疆采访记,对日本作家的访问,以及他对张季鸾、王芸生、范长江、沈从文、子冈等人的回忆,都与众不同。有独特而珍贵的文学价值、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
他的老师同学都是历史风云人物,大牌学者,如胡适、蔡元培、傅斯年、罗家伦、赵元任、陈寅恪等。他对他们的回忆提供了第一手的直接材料,具有不可替代的珍贵历史价值。他所写的其他谈科学、谈文字的文章,以及对时事的评论,都有独到的见解。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有可贵的人文价值。
程沧波学贯中西,他的文章既有英国气味,又有旧学根底,文字有独特风格。他认识同时代许多重要历史人物,与他们有亲密接触,他的回忆十分难得。他的文集兼具文学价值、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
蒋廷黻谈知识分子、谈教育,讨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主张抵抗日本入侵的文章和他的苏联、欧洲之行随笔,大都没有在大陆结集出版过。这些文章即使在今天读来,也会给我们很多启发,有重大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文笔也独树一帜,有文学价值。
《沙葬》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沙葬》所记
《现代中国的文学、教育与都市想像》内容包括现代中国的文学、半部学术史,一篇大文章、新教育与新文学、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以及中篇:现代中国的大学教育、中国大学百年、大学之道、文学史视野中的“大学叙事”、当代中国人文学之“内外兼修”、现代中国都市研究、“五方杂处”说北京、城阙、街景与风情、长安的失落
本书收集了沈家本生前留世的著述,其中内容涉及政治、法律、历史、文学、经学等各个领域,文稿字数近千万字。
《秦宣自选集》收录的文章并未按发表的年代顺序编排,而是按专题编排。由于涉及的专题较多,加上受篇幅的限制,因而每个专题大约只有3__4篇文章。在整理这些文章过程中,除对个别文章作了一些必要的删减和修改外,基本上保持了发表时的原貌。
◎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综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以“理”字为准绳,可以分为三个时代;绝对讲理的时代,讲一点理的时代,绝对不讲理的时代。◎我现在过日子是以天计,以小时计。每一天每一个小时都是可贵的。我希望真正能仔仔细细地过,认认真真地过,细细品味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
张元济先生是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奠基人,著名古籍研究专家,曾任商务印书馆董事长,著述颇丰。其后人张人凤先生将其著作收集、整理、按体裁分类编辑出版。全集共十卷,包括书信、诗文、日记、古籍研究著作四类。本书为《张元济全集》之第十卷,收录张元济先生的古籍研究著作,主要编入:1.浙江嘉兴、海盐先哲著述,刊刻典籍的序、跋、识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