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遗址作为古蜀文明之根,是成都文化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也是当今成都的网红打卡地。在成都市政府国际化、智能化发展政策的指导下,以“大运会”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为契机,对标国内外高水平遗址博物馆,大力提升博物馆的国际化水准,提高文化旅游服务能力,推动学术研究工作发展,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拟公开出版年鉴,汇辑了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
我国博物馆的相关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开展业务、学术交流的阵地也有待于进一步扩大。为了使我国博物馆发展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探索和实践博物馆事业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理论与方法,四川博物院特主编《博物馆学刊》。希望为中国特色博物馆理论的建设与实践增加一块新的砖石,使《博物馆学刊》成为全国各博物馆相互
本书设有中轴线专栏、北京史地、文物研究、考古研究、博物馆研究和文物保护六部分,收录了《北京中轴线——古都历史文明的平台》《北京古代陵墓建筑前导空间设计模式初探》等文章。
《北京文博文丛》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是一部有关文物、考古和博物馆研究的学术论文集。《北京文博文丛(2020年第2辑)》收录了《北京已发现的金元两代水关遗址之比较分析》《草原丝绸之路视角下辽代玉器整理与研究》《地区专题性文物展览的一次实践》等文章。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2006-2017上下)
铜胎珐琅器和外销银器是广东省博物馆杂项类中的两大特色收藏。它们都采用金属工艺,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物。由于地缘关系,广东省博物馆近二十年来有意识地开展相关的征集和研究工作,使铜胎珐琅器和外销银器的收藏已渐成规模并自成体系,期望借此书出版之机会展示岭南特色工艺技术的风貌,努力呈现17世纪以来全球视野下的海洋贸
《常州文博论丛(2020年总第6辑)》是常州博物馆主办的连续性学术书籍,立足常州,兼及周邻地域,面向国内外。坚持学术性,兼顾资料性、知识性,关注学术热点议题。本辑为第6辑,收录论文20余篇,涉及博物馆论坛、考古与文物、文化遗产、史海钩沉、乡梓俊彦五个栏目,文章内容涵盖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文物及文化遗产研究、地方文化名
《中国老翡翠(套装上中下册十七至二十世纪中国翡翠艺术)》是以器物图片为主体,系统展示17-20世纪中国翡翠工艺品的图书,其中著录器物的时代、名称、材质、尺寸、造型、纹饰及题材寓意等基本要素,其他不作考释。《中国老翡翠(套装上中下册十七至二十世纪中国翡翠艺术)》分卷原则上以器物类别划分为五类,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设编委会、
本书是由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主办的学术研究读物,既为开馆十年的的纪念,也为在编人员十年以来发表的学术成果汇总。论丛主要围绕全国妇联中心工作、博物馆业务、中国妇女儿童历史文化等内容展开,分为妇儿研究、博物馆学研究、展陈策评、藏品研究、社教观点、馆员天地等六个特色栏目。全书突出行业性、专业性,涵盖中国妇女儿童历史文化研究、博
这是一套将鉴别特征与现实市场投资和收藏保养技巧紧密结合的收藏类图书;是一本集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艺术品收藏与鉴赏的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