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哲学的时间研究传统背道而驰,梅洛-庞蒂一开始便关注空间问题,并将其置于绘画这一艺术形式中加以思考。梅洛-庞蒂的绘画空间之思经历了以身体、言语、肉为主题的三个时期,分别对应于主体性、身体间性(一种主体间性)、存在论(主体间的根源)的三阶段。在传统西方哲
这部译文集是从当代符号学的视角出发,对西方艺术史的研究,聚焦于绘画图像中的符号叙事和视觉分析问题。在此,所谓当代符号学,是指解构主义之后西方学者所重建的跨学科符号学。在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研究领域,这一重建以荷兰学者米克·巴尔(MiekeBal,1946-)为代表,其研究和相关著述,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以图
绘画是以时代精神与文化为背景的,是一时代的人的人生观、自然观、世界观的表现,是画家的思想、人格的表现。故各画派的分别,不仅是表面的差异,不能用一两句话来说明,不是向来不留意于画的人所能一望而知的。所以要获得鉴别画派的能力,必先具有一点绘画鉴赏的素养。这素养越多,对于绘画的理解越深。 丰子恺 顺着艺术的潮流,丰子恺先生系
本书是作者对当代架上绘画艺术所作的一番哲学思考,经由绘画自身的逻辑自识与中国哲学的心性反思,使架上绘画达成当代语境下的理性认知。书中主要对以下两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其一,梳理造型体系的逻辑结构,以此完善绘画所应具有的逻辑性与系统化;其二,解读中国传统哲学的心性论精神指归,对心性论典籍进行系统选择与阅读反思,以
“心灵的非语言表达方式”与语言工具一样,都是信息的载体,但对个体而言,它们包含的信息更为丰富,也更为隐秘。以图画为例,每一幅画作本身都是对个体潜意识的“投射”,都是对压抑的自我的释放,都包含了个体丰富的情感信息。而绘画的过程则把个体意识不到的信息带入意识之中,通过意识与潜意识的对话,促成个体人格的更新和转化。本书以绘画
拉斐尔(Raphael,14831520年)的绘画近五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它们具有神奇的魔力,激发着观者的想象力,带他们进入一个理想的世界。无论是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像所具有的那种迷人而优雅的美,或是那些古典形式的完美无瑕,还是他描绘的叙事性场景的巨大魅力,拉斐尔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和环境都令人目眩神迷和心服口服。
伦勃朗(Rembrandt,16061669年)是17世纪荷兰艺术黄金时代的艺术大师之一。他对人类境况的深切同情,在他的历史画、风俗画、肖像画和众多记录他从年轻到衰老的自画像中展现出来。17世纪以来,他的作品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本精美的画册收录了这位荷兰巴洛克大师笔下充满细节和戏剧性的作品。从《夜巡》《亚里士多德
克利是一位对现代艺术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掌握着多样形式创新的艺术家。而本书即是一本快速了解克利的艺术生涯及其创作精神的指南图书。 在本书中,曾任苏格兰国立现代美术馆主管的道格拉斯·霍尔倾情讲解,以言简意赅的文字还原克利艺术生涯中的重大事件,并精选出48幅克利的代表作品,以彩色图版形式呈现
本书介绍了20世纪艺术巨匠马克·夏加尔的生平,并挑选了包括《生日》《七个手指的自画像》等在内的48幅代表性作品进行深度赏析。通过专业学者的鉴赏,我们得以有机会去细细品读、理解夏加尔的艺术理念,探知这位艺术大师的人生细节。 《夏加尔》为全球知名费顿出版社的彩色艺术经典图书馆系列之一,丛书目前已出版46本,大
哈哈立体图画书:世界名画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