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编撰此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这些珍贵文物的展示,触摸峨眉山深厚的文化底蕴。本书选列文物等照片160幅,按石器石雕、青铜器、陶瓷器、书画、佛教造像、杂件、寺庙建筑及其他七大类分章列序,均附有赏析文字,读者可从中领悟到峨眉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所独有的魅力。
《军都山墓地(全4册)》介绍的为玉皇庙墓地的资料,葫芦沟、西梁土光两处墓地的考古发掘报告也将近期出版。1985-1991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军都山考古队以冀北山地东周时期含直刃匕首式青铜短剑为主要内涵特征之一的文化遗存为专题,在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进行了考古调查,并选定了玉皇庙、葫芦沟、西梁土光三处墓地作了科学发掘,共发掘
《千年邢窑》一书,主要收录了国内博物馆(院、处、所),国外部分博物馆,以及民间收藏的邢窑文物精品近300件,窑址或墓葬残器及标本资料百余件,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邢瓷从北朝经隋唐五代到宋金元时期近千年来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一部融历史、文化、史料、鉴赏、趣味为一体的开创性图书。
巴方热土虽说不上辽阔,但它却包含着大量的神秘莫测的不解之谜。其各呈异彩的民族地域文化,足以使人为之眼花缭乱惊喜不已。探索巴方秘密,难度之大是可以想见的。但它具有极强的魅力,有些人甚至会至死不渝地苦苦追求,乐此不疲。《巴人源流及其文化》是在拙著《日本大和民族追源和中日文化交流》一书的第三章“东夷及其后裔”的基础上加以扩充
本文集是一部追溯邯郸文物考古工作历程、展示邯郸文物考古研究新成果的著作。文集共收录回顾和探索性文章40篇,分为八个专题,为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与邯郸各文博考古单位以及曾经工作在邯郸文物考古第一线的各级文物考古界同仁,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亲手接触或个人熟知的材料所撰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本文集可供从事考古
这部教材是在我院文物博物馆专业研究生班所用讲义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其中包含了各位授课老师的心血,大多是老师们几十年研究的心得。这部教材的编写从研究生班创办之始即已启动,现在终于完成了最后的定稿与编排,即将问世,喜悦的同时,10年来办班的坎坎坷坷、甜酸苦辣也再次涌上心头。1996年我们学院受国家文物局的委托,为全国的边疆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66(精)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63(精)
白云山白云观是西北黄土高原规模*的道教圣地之一,位于陕西省佳县城南5公里的黄河之滨。据记载,白云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重修并扩建。全庙占地80余亩,有殿堂53座,另有客堂、伙房、仓房和供香客住用的窑洞等。主要建筑有牌坊、五龙宫、四道天门、真武大殿、三官殿、藏经阁、玉皇楼、三清殿、
本书为湖北省博物馆编撰的“长江中游文明之旅”系列丛书之一,以镇馆之宝“郧县人”的发现为主线,扩展至湖北境内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辅以世界范围内早期人类起源的资料,试图使读者对早期人类的生活有个概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