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国际中文教师教育建设问题凸显,教育现象只不过是露出的冰山的一角。教师信念决定教学质量和教育改革成败,以往对国际中文师资建设的研究,常将教师视为同质群体,很少关注教师群体内部差异。本著作从行动科学理论视角出发,聚焦教师信奉理论与实践理论之间的关系,首先按照教师宣称信念与使用信念间的张力,对国际中文教师信念系统进
全书共100个左右僻词,采用随笔的形式,叙述每个僻词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从历史到现代,从群体到个人,角度变换,大开大阖,并结合当今文化现象及作者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使得每个僻词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用故事替代诠释,用思考替代注解,达到了一定的可读性及趣味性。中华文化基因中的优良成分,可以在僻词的本义中获得,探源得珠;许多高质
《山西方音字汇》收入山西省107个县市区汉语方言点2943个单字音材料,并附各个方言点声韵调表及连读变调表。单字音材料按中古音果、假、遇、蟹、止、效、流、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十六摄顺序排列,字目下标出反切及音韵地位,方言字音用国际音标标写,声调以数值记音。对一些方言读音和词义作出注释,标出文白异读、新老派
《励耘学刊》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年创办的学术集刊,每年一卷两辑。主要刊发海内外具有原创性的文学研究论著。CSSCI来源集刊,AMI(集刊)核心集刊,多年获得我社优秀集刊奖励。 本辑主要有三大栏目。 文学与文化研究。共6篇文章,对基于晋宋变局的“文笔之辨”的发生与发展、北宋柳永《乐章集》的声音书写、《南烬纪闻》
语言景观是地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符号化表达,在文化传承传播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本书基于对江西文化语言景观的语种选择、语码偏好、语言政策、语言权势的调查,考察江西文化与语言景观的关系,从互动语言学视角探究语言景观的构建与接受机制,探讨了语言景观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传播功能,重视多模态语言景观对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提出生
为进一步满足各国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和个性化中文教学的实际需求,促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研制了本选题,《国际中文教育中文阅读分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于2024年4月19日“国际中文日”启动仪式上正式对外发布。“标准”依据读者年龄分为儿童阶段(5—12岁)、青少年阶段(12—
本书以山东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课程的推荐篇目为主,是在上一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从文学史的角度梳理文学体裁发展流变,注重文学史与作品欣赏的结合。本书对每篇文章进行了详细的注释,设置了难易适中、题型丰富的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在前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满足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学的实际需求,注重人文经典阅读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坚持“简明”特色。本书以单元的形式组织内容,全书分为“热爱自然”“观察社会”“感悟人生”“回眸历史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语法教学手册(初等)》分为上、下两册,是为国际中文教师和志愿者编写的一套科学有据、实用性强且灵活变通的语法教学手册。 上、下两册对标《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共收录初级语法项目128个,基本涵盖了初等语法项目。每个语法项目均包括本体知识、常见偏误、教学提示、教学案例、课堂活动、
失语症是神经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自二战后,失语症的语法障碍研究在理论和方法方面成果丰硕,但同时也存在理论分歧和研究结果矛盾的问题。同时,汉语失语症的语言学研究基础比较薄弱,尚不确定失语程度对失语症患者语法的影响,也不确定失语症患者在语言康复过程中的语法变化。本书系统梳理了汉语失语症语法障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