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托在祁连山中部的七一冰川开展的野外实地观测,综合利用气象、水文和遥感等基础数据源,借助地理统计、冰川物质平衡数值模拟、水文模型等方法,从历史和未来两个时期对祁连山典型流域冰川演变和水文过程开展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和未来预估研究,探究冰川融水动态变化对河川径流的潜在影响。
地热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地热发电和地热直接利用两大类。我国是一个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的国家,发展地热能直接利用可以很好的兼顾资源的禀赋特点和当地的用能需求。地热直接利用的集约化趋势必然是资源高效综合梯级利用,结合当地需求定制不同开发模式。本书反映了近年来地热直接利用领域各项技术发展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具体包括地热供暖技术、
本书为沂沭泗第十届水文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是水文水资源及洪水调度,包括水文测报、水文预报预警、水文整编、水文分析计算、洪水调度等;二是水环境与水生态,包括水质监测、水生态修复、跨流域调水等;三是数字孪生建设,包括智慧水利、“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重点领域“四预”技术、防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等
大汶河流域支流分散,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历时短,突发性强,做好本流域的洪水预报显得尤其重要。本书主要介绍适用于大汶河流域的多种洪水预报模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大汶河流域概况,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洪水预报的发展进程以及洪水预报模型,第三章介绍了流域产、汇流情况,以及适用于大汶河流域多种洪水预报模型
《高铁地震学引论》一书为国内外第一本研究高铁地震震源机理、地震波传播规律及应用的科学著作。书中集合了跨部门、多单位近4年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震源表达、高铁地震信号分析及应用、记录资料成像与反演、非对称弹性波动方程应用、观测仪器等5部分。书中相关研究成果推动了高铁震源地震波场对地下介质结构探测及监测等变革性技术的发展,进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控制性因素、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文学是水资源学的基础,对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流域水文水资源实践与研究》主要涉及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水文水资源,包括流域水文特性分析、江河洪水预报、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等
长江江苏段既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水源地,也是构建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和引江济太三大调水体系的源头,供水范围基本覆盖江苏全境,水资源优化配置意义重大,洪枯水水文情势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引人关注。本项研究从江苏段及其上游河道海量原型观测资料入手,采用多类数理统计和一、二维耦合的水动力数学模型等技术,研究揭示江苏段水文情势变化及
地热资源是重要的非碳基可再生能源,具有可再生、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可持续循环利用、稳定性好等特点,地热资源已广泛应用于发电、供暖、温泉洗浴、医疗、水产养殖等多方面,实现地热能科学、高效、可持续开发,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认真梳理和总结了作者单位近年来对云南的典型
本书以人工林小流域杨家沟与自然恢复小流域董庄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土壤采样、实验室分析、模型模拟及水文统计分析结果,采用平行流域空间代时间的方法,以定量研究植被建设影响下小流域径流调节能力的变化和枯落物、土壤因素的变化及响应,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撑。
本书是统一定价、统一销售的套书,包括《上册》《下册》两个分册。本书是一本科普作品,编写初衷是让公众了解水、认识水,了解世界、中国、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的基本水情,知道水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传播节水基本知识,进而培养公众的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树立科学的生态理念。本书从知水、懂水、爱水、惜水和赏水的角度,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