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九章,第一章对厌氧真菌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二章至第四章介绍了厌氧真菌培养方法、分离鉴定与系统分类,并详细描述了现有22个厌氧真菌属的特征;第五章至第七章介绍了厌氧真菌的生长代谢及其分泌的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并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厌氧真菌研究中的应用;第八章详细介绍了厌氧真菌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及其开发与应用潜力,特别是
本书汇集了宜宾市2021—2023年野蘑菇专项监测工作中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二十余种毒蘑菇,以蘑菇中毒防控最新理念和出版物为指导,结合毒蘑菇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汇编而成,主要介绍毒蘑菇种类、形态特征、中毒症状和防控措施等,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兼具了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本手册的广泛宣传和使用,可提高广大公众对毒蘑菇
本书将中国淡水硅藻研究的现有成果与国际上研究进展相结合,对我国现有的淡水硅藻科属进行梳理,提出我国淡水硅藻的分类体系,对每个属的特征、识别要点、分布等进行描述,并配有显示特征的照片,为淡水硅藻的鉴定、分类研究和教学提供依据。书后附有各科属中文名和拉丁名索引。
本卷是对我国篮状菌属物种分类学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描述了在我国发现的该属7个组的92种,即篮状菌组51种、岛篮状菌组16种、糙刺孢篮状菌组16种、紫篮状菌组3种、螺旋篮状菌组3种、杆孢篮状菌组2种、细梗篮状菌组1种,增补了青霉属叉状亚属16种,共计108种。每个种均记录了汉名、学名、文献引证、种加词词源、模式菌株及其遗传
《植物学实验实习指导》教材图文并茂,全彩印刷。内容包括植物形态解剖和系统分类、植物学野外实习实训、附录三大部分。植物形态解剖和系统分类部分选编了植物学基本实验技术、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的组织、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幼苗类型、根尖和根的构造、茎尖和茎的构造、叶的结构、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花与花序、果实的结构与类型、藻类和菌类、苔
本书为广东东莞松山湖地区植物的科普性著作。介绍约200种植物,每种植物均有科普介绍文字,包括植物的学名、别名、分类系统、分布、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功用价值等,配以植物实拍图片。书前有树主题组诗,春夏秋冬各15首,共计60首。全书内容翔实、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本书的出版为宣传推广松山湖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人文环
《杂草的奇迹》是日本植物学家稻垣荣洋创作的一部植物学科普著作。稻垣荣洋用幽默而充满爱心的语句再现杂草们的生活,向大众解释了二十余种杂草的生存策略。具体内容包括:“向上生长”不是唯一的能力、“不均匀对齐”的力量、“乞求”不请自来的昆虫、避免全歼的“杂草策略”等,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杂草的生命之力量,并配以精美的插图,生动
本书结合色达县资源调查数据、标本馆馆藏标本数据、历史文献等资料,介绍了色达县的植物和大型真菌。色达县的自然植被共划分为5个植被型,14个群系组和47个群系。调查到高等植物120科387属1024种,其中苔藓植物有44科91属166种,蕨类植物有7科8属9种,裸子植物有3科6属22种,被子植物有66科282属827种。还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与南京 林业大学于2022年至2024 年期间对四川攀枝花苏铁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生物 资源综合科学考察。本书遴 选了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125科 451属662种。全书按最新 的分类系统进行排列,石松 类和蕨类为PPC1(2016) ,裸子植物为杨永等的
这是一部像诗集一般优美的文艺类科普,翻开就能闻到氧气与花香。这是一本以花朵为主题的自然科普读物,探寻了花朵不为人知的记忆与感知,再现了植物世界令人惊叹的自然史。作者综合了植物学和科学史的相关知识,以生动优美的诗意文字,描绘了花朵不为人知的生存方式与生命进化,并深入探讨了花朵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作者用清晰的逻辑和灵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