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管理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是国家公园体制中的重要方面。本书以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例,一方面针对试点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社区调研,并在目标导向(与中央改革精神一致)和问题导向(多头管理问题严重、机构和空间整合困难大、全民公益的制度保障不足和体制机制设计没有充分考虑社区发展)下,给出了系统的日常管理机制(也包括形成日
本书介绍了北京市延庆区常见林业有害生物共100余种,根据有害生物的寄主,重点介绍了每类寄主可能出现的有害生物的中文名、拉丁名、分类地位、分布范围、识别特征、生活史、危害树种和防治措施等内容,选取有害生物的生态图片和典型症状照片,突出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便于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查阅使用。本书
本书介绍了延庆、怀来、赤城地区常见林业有害生物共200余种,重点介绍了每种有害生物的中文名、拉丁名、分类地位、分布范围、识别特征、生活史、危害树种和防治措施等内容,选取有害生物的生态图片和典型症状照片,突出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便于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查阅使用。本书出版后,主要读者是从事林业
本书写的是作者从小生活和熟悉的一条河流的故事,尤其对中华秋沙鸭这种优雅的水鸭子,怀着一份执着的热情观察了40多年。作者以中华秋沙鸭为主线,通俗地介绍了富有变化的河流和许许多多拥有超凡天性和卓越生存本领的动物。作者从一条河的生物、一种石蛾,分析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叙述了石蛾的变化所引起的鱼类资源、水栖动物、人类文化等
为系统梳理2018年转制以来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执行综合救援任务情况,深入总结特点规律,研究战法运用,积累实战经验,不断推动综合救援能力创新发展,总队特种灾害救援处坚持边改革、边建设,边应急、边总结,结合遂行综合救援任务实际,按照任务典型性、敏感性、社会关注度等要求,以及在救援过程中能够反映特点规律、组织指挥、经验做法
本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木文化科普图文书。其所述之木文化,通过梳理树木/木材与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溯木文化发生的源头,理清木文化发展的脉络,介绍木文化之精髓,视角独特,脉络清晰,系统性强。本稿可说是填补了系统研究木文化专著领域的空白。全稿分为《序篇》《识木》《爱木》《用木》《营木》《惜木》《护木》《名木赏析》和《尾篇》共九
本书旨在展示山东省各地保护古树名木主要做法、创新经验和先进典型,汇集重要宣传报道文章、相关政策标准等,为各地了解掌握全省总体情况,开拓工作思路,明确努力方向,更好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总结“十四五”以来,全省十六地市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的先进工作经验。2.展示国家林草局2023年评选
从成立之初的60多头梅花鹿,到如今624头梅花鹿,我省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我国梅花鹿(华南亚种)最大的集中分布区。一个物种是如何从濒临灭绝到数量增长近10倍的?今年年初,该保护区启动大型综合科考——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对区内生态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
《河北森林昆虫志》是由河北大学国家动物学重点(培育)甲虫系统学研究室牵头,河北省动物系统学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和河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合作完成的专项科考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编撰而成,共4卷,按分类系统由低等到高等依序编排。本卷是第一卷,共记述六足亚门昆虫4纲21目147科518属875种,分别是原尾纲2目5科7属16种
本书是一本讲解树叶分类、结构和作用的植物科普启蒙绘本。夏去秋来,植物神奇的生命周期还在继续——这个时候白天变得越来越短,天气也多了一些凉意。树叶渐渐开始由夏天充满生机的绿色变成黄色,并慢慢飘落。走在路上,你会发现不同形状的落叶,它们有的像扇子,有的像一颗爱心,还有的尖尖的像一根针。它们像人一样,身体里有独特的脉络,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