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们定难想象,上古时代,黄土高原曾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荒漠化源于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始于大量砍伐森林。在三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文字出现不久,城市建设方兴未艾,面对飞速发展的文明,古老的巫术与神灵失去力量,古代思想家忧喜参半,纷纷设想人类的明天。儒家相信天地自有能力供养人类,鼓励人们在吃穿用度的每一个方面彰显阶级差别,
近几十年来,马王堆帛书、八角廊汉简、尹湾汉简、郭店简、上海博物馆藏简等出土简帛极大地丰富了早期中国思想研究的原始文献。《地不能埋:出土简帛思想文献研究》致力于近年出土简帛文献研究,尤为注重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文献研究与语言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思想研究相结合。试图基于新材料,以新方法从文献与史实自身推演出中国文
《中国哲学史大纲》基于胡适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的博士论文,内容涵盖了从中国古代哲学史的开端到古代哲学史的终结。胡适认为中国哲学史萌芽于西周,成型于春秋时期,终结于秦汉时期。本书分为十二篇,由编写中国古代哲学史的意义开始,后探究古代哲学结胎的事情,之后由孔子的哲学讲起直到荀子韩非,*后由于秦汉时期怀疑主义、功用主义、一尊主
本书是刘笑敢、梁涛及郑吉雄三位教授自2009-2012年执行“简帛文献与思想史”研究计划的主要成果之二。计划主持人邀集海峡两岸三地、新加坡、日本、北美、英国等研究简帛文献、思想史、中国上古文明的前沿学者,利用简帛文献,重探中国思想史的课题。全书共收录二十一篇具有特殊创见的学术论文,分为“通论研究方法”、“个案、现象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