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火炮(尤其复合炮、铁模炮,冲天炮、子母炮、抬炮、购买和仿制的洋炮)、火箭、弹药、炮架等类型,图文并茂,文理方法并用。利用了众多的中西原始文献,考察了国内百余个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调研了千余门古炮。按照弹道和弹药装填方式的不同,进行类型划分,并对形成“万国牌”的内外因做了辨析。炮型杂乱形不成团属
本书作者洪学智,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抗美援朝战争回忆》回顾伟大抗美援朝战争斗争的历史过程,揭示赢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制胜机理,全书对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东北边防军组建集结、运动战阶段历次重大战役、停战谈判过程、阵地战阶段
《写给青少年的伟大的抗美援朝(全3册)》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让青少年铭记抗美援朝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而作。本套书从伟大的胜利英雄的故事为什么能赢三个维度展现抗美援朝战争,力求使青少年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全貌,熟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人物,牢记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队是1934年秋至1938年春战斗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地区的若干支红军游击队的总称。本书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收集和整理了该游击队的有关历史资料。包括我方、敌方的历史文件,以及当事人、知情人的回忆口述资料,当年报纸刊物的报道、红军游击队活动的遗址、遗迹介绍、照片等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工农红军滇黔桂边区游击队,是1933年初至1937年12月活动在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地区多支红军游击队的总称。本书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收集和整理历史文献、回忆口述资料、当年报纸刊物报道、红军游击队活动遗址、遗迹等,第一次将红军滇黔桂边区游击队的历史资料多角度、全方位地加以呈现,具有极其
本书为《老照片·我的大学》系列丛书之一种。该丛书以国内现存一流高校为主题,所收各篇文章以讲述大学的人和事或发生在大学的事为主。《南开大学》卷收录了南开名师、学生、子弟、职工的29篇文章,其中有陈鑫的《南开校父严修》,梁吉生的《爱国进步、教育先驱张伯苓先生》,龙飞的《南开才子张彭春》等。每篇文章3000—5000字,配图
本书收集、整理26位参加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老战士的事迹,主要以他们本人口述资料为依托,结合个人档案、公开著述、权威史料和家属提供的信息,形成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真实故事,展示了新四军老战士在革命年代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经历的峥嵘岁月,激励新时代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
《为青少年写的新四军老战士故事》,精心挑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新四军,解放后长期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老战士;以他们本人口述资料为依托,结合个人档案、发表的著述并采访其家属,展示其在革命年代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形成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真实故事。本书抢救性采访、搜集、整理、出版新四军老战士的故事,以真实的亲身经历讲述
本书围绕湘江战役展开,既有对战役背景的介绍,也有对脚山铺战役、新圩阻击战、光华铺战役等几场重要斗争的详细描写和战略战术分析,同时对陈树湘等代表性人物作具体描摹,并深刻阐述了战役的历史价值、精神传承。既把“几天时间的战役”描绘清楚了,也把“长时间的战役精神”梳理清楚了。
远古时代,几十种古人类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正是他们之间和平与战争的交织,最后形成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战争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密切相关,在这个意义上,战争史也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战争里的中国史》从上古黄帝战蚩尤的传说开始,到清朝驱逐侵略者的雅克萨之战、维护统一的三征噶尔丹,选取中国古代历史关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