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你这样玩过吗? 孔子的儿子也不好好读《诗经》 陶渊明《停云》:让外星人了解地球 《唐诗三百首》原来应该这么读 《太平广记》:中国古代的《哈利波特》 《陶庵梦忆》:最富裕、最风雅的江南 《随园食单》:可以吃的古文 古典文学历经时光淘洗,蕴藏着使孩子们内心获得审美触动和智慧启迪的能量,能够滋养出舒展丰盈的心灵
中国人一直追求着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没有无法摆脱的不安和困苦。求仙和隐逸,是中国特有的情形,两者都是实现自身幸福的手段。与之相对,以华胥氏之国为代表的古代的理想乡,则是一个可以使所有人实现幸福的世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部描绘个人和团体都得到了幸福的作品,后世几乎没有相似的作品。这反映了士大夫首先关心的是现实
本书共分16讲,涉及的经典作家作品包括《周易》《论语》《老子》《庄子》《史记》《世说新语》、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宋词、元曲、四大奇书、“临川四梦”,以及《红楼梦》。
二十一世纪以来,茅盾研究在持续推进,每年都有数百篇相关学术论文发表。茅盾的作品呈现出“社会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交错、混杂的景观,依然存在巨大的阐释空间。特别是茅盾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品格,恰恰是当下文坛所缺乏的。他在小说中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对复杂人性的深刻揭示,都是留给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站在新世纪
本书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等文学流派进行研究,对当时活跃文坛的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经典作家及其作品进行阐释,对这些经典作家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人格魅力进行探索与展现,有利于加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担当和人文关怀意识,对当代文学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参照性功用。
本书分为作家论和作品论两编。具体内容包括:陈柳金:现代性的隐忧与审美救赎;谢友祥:南粤小朝廷与学者型写作;罗青山:围龙如何开窗;彭汉如:家园书写与散文笔法;童养媳叙事专辑;职场叙事专辑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偷袭者蒙着面;梦境收割者;悲观主义者的情感教育;三个美学时刻;幻术与索隐;盛世废墟与浪漫主义怪兽;记忆的废墟和历史的纪念碑等。
本书以近现代中国期刊中的书评为核心研究对象,探讨文学批评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与互动机制。作者通过大量书评文本的梳理与分析,揭示书评作为一种特定文体在文学场域中的地位与功能,考察其如何介入文学评价、引导阅读趣味、建构文学价值。同时,书中细致辨析批评者(主体)与被评作品(客体)之间的关系演变,展现从晚清到民国时期批评
本书是对西晋文学家夏侯湛生平及作品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夏侯湛是西晋文坛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与潘岳齐名。但长期以来,对于西晋文学,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是“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文学史中有关夏侯湛的论述很少,专门研究他的论著更是几为空白。
本书在对贾平凹各种传记和大量研究资料整理的基础上,以编年体的方式勾勒出了贾平凹从事文学活动的基本轨迹。通过选摘贾平凹不同时期的言论、文学活动以及同时代评论家的评价,立体地呈现作家的创作思想和文学观念,同时,对一些有重要影响的作品,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文学史现场信息和社会反馈信息。本书的内容不仅是对作家本人的一个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