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叙旧文丛之一,是作者梅杰多年史料文章的结集,分为民国人物儿童文学编辑出版黄梅文化四个板块,这也是作者进行学术研究的四个主要方向,因此本书可说是对其个人研究与编辑出版成果的一个最好总结。书中所选文章,涉及梅光迪、废名、喻血轮等众多民国人物及与之相关的交游圈,名人文集出版的台前幕后故事,黄梅地方隐没于历史之下的鲜为人
本书分为绪论、结语及八章,主要内容包括:从主体性视域介入新时期文学过渡状态的可能、方法与路径;过渡状态中文学主体性问题的文学史意义;“拨乱反正”与“新时期”:过渡语境的形成;从“革命英雄”到“人道主义”:启蒙话语的历史反复等。
本书全书分六部分展开,分别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文学、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现代文学。全书以文人为标志索骥,相当直观地在八桂大地上铺开墨客足迹。有旅游途径、有被贬发配、有拜官尚志,也有生于此长于此的桂籍文人。
全书注重“以史实为基础,以史识为旨归”,倡导王元化所言的“有思想的学术”与“有学术的思想”,提炼出“作家概念史”等文学史观,有一定思想创见和学术价值。
图书内容为2023-2024年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文物文献研究文章的汇编,是中国现代文学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让文物活起来的要求,努力打造人气活跃的文学现场、让人敬重的文学阵地、数字赋能文学的亮丽窗口,守护中华文脉,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现代文学馆为方便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些宝藏,编辑出版
《乐死人的文学史上古夏商周篇》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再现上古夏商周时期帝王的漫漫人生路,讲述文字、神话的发展历程。书中穿插的人物对话生动有趣,配以丰富的插图和四格漫画,使历史事件更加直观形象,让小读者们在阅读故事的同时,掌握上古夏商周时期的历史、文学知识。
本教材是由浙江省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经过认真商定确定的大学本科及硕士通用专业教材。在编排思路上,本教材遵循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根据不同思潮出现的历史时段,形成一个以时间为主轴、兼及不同思潮交叉影响的有机整体。每种文学思潮的阐述,分为文化背景、思潮发展过程、思潮主要特点、文学史意义与局限等,将代表性作家创
本书以天津文学发展历程为脉络,以中国当代文学史、学术史和思想史为背景,重点观察一些曾经引起重要历史和社会影响的文学现象和关键作家,以及当下引起广泛关注的青年作家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资源,梳理新中国全新的文学文化体制的特质以及改革开放背景下社会主义文学的迭代更新。在这样的思路下,本书的论述涉及到梁斌、孙犁、蒋子龙、冯骥才、
本书分为古代文学、中世文学、近代文学三部分,作者首次把不为文人雅士所重视的唐、五代的变文,宋、元的戏文与诸宫调,元、明的讲史与散曲,明、清的短剧与民歌,以及宝卷、弹词、鼓词等,以三分之一的篇幅写进文学史,这些都是同时期其他书所未论及的。本书上承中华数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又结合了国门打开后西方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是中华文化
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是目前整个中国文学史料学领域,包括古代文学史料、现代文学史料、当代文学史料、海外华文文学史料、文学理论史料、文学学科史料等方向在内,唯一的学术团体。当下学界对史料日趋重视,但暂时还没有以文学史料为办刊重点的刊物,本刊的出版将进一步发挥学会的影响力,添补学界在文学史料研究、考辩、钩沉等方面的刊物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