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是一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战略性工程,也是一场长期的民生工程。本书为贵州支教的日记体纪实文学,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近距离观察思考并践行了振兴乡村教育的时代大课题。在国家教育政策大背景下,附中教育人响应国家号召,走向西部、走向基层、走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本书在日常琐屑的教育教学中,揭示了教育的痛点、难点、堵点,用选
本书稿《勇立潮头与深度融合——上海优秀新闻作品选(2023)》,由主管新闻宣传的上海市委宣传部领衔编纂、撰写并作序。2023年,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督查组编发新闻评点稿百余篇。经过精选,新闻阅评共入书42篇。全书分为四编主旨在于分析和评价新闻人如何坚持舆论监督、热点引导、推进新闻实践探索。2023年上海以担当作为
山大日记网站自2013年4月设立以来,每日从山大师生及校友的日记投稿中选择一篇最有代表性的日记作为当日头条,每年年底将头条日记结集出版,以进一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展示山大人尤其是一线、基层工作人员的风采,用最真实、最质朴的话语,解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山大人平实的工作状态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使大家关注一线、关注基
本书为一篇雕塑纪实文学。作者以亲眼所见、亲耳聆听、原汁原味的经历,通过15个章节,以故事的形式,全面、系统、客观的记述和回顾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担任景德镇美研所所长、雕塑瓷厂厂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刘远长,从2002年至2013年创作一轮十二生肖瓷(马第一次量少,后又补做1次)的完整过程。目的是为了将刘大师深入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集,主要收录了一批反映企业发展、乡村振兴,以及反映基层创业者、个体户的作品。一幅幅反映阳江市企业家辉煌业绩及风貌的斑斓画卷,充分展示了积极向上的时代气息。从平凡到辉煌,作家以朴实之笔描写出艰苦创业的人生百态。本书是阳江本土作家推出的精品力作,是秉承“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情,为家乡和祖国喝彩”而奉献出的
该书稿是一本关于图木舒克老兵的纪实文学作品。由“独臂将军左齐的传奇人生”“英雄不悔——甲级战斗英雄三师首任师长柴恩元”“不忘诗人郭小川”等英雄故事组成。通过描写老兵们在艰苦岁月中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人生观、爱疆爱国的家国情怀,使读者身临其境,直观地体会到第一代军垦人的兵团精神,体现出兵团人热爱祖国、扎根边疆、奋发向上的精神
本书稿是一本纪实散文集。东莞高埗大桥是全国改革开放后首座采用“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模式的地方公路桥梁。本书深入采访了该大桥建设的亲历者、参与者,从时代背景、决策过程、创新模式、全国影响等层面进行梳理,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为纬,用文学性文本记录了高埗大桥的年代故事和历史价值。2024年是高埗大桥通车的40周年,它见
纪实文学《回望黑龙滩》讲述的是20世纪70年代四川仁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15年艰苦卓绝,15年战天斗地,以“重新安排仁寿山河”的气概,改写了仁寿及周边地区“十年久旱、靠天吃饭”的历史,在陵州大地书写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篇章。本书贴近生活,弘扬主旋律,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又突出了人民群众“人心齐,泰
本书为一本回忆录,记录作者在高校求学期间展开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若干思考。全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引导人认识自己展开的:首先,人是通过人生来认识自己的,这是人生在世的智慧。其次,对人生的探寻需要与对爱的思考相结合。按照不同主题,全书分为十个部分,即志愿人生、为心而生、反思人生、人生冷暖、人生价值、人生故事、活出人生、十二生肖中
本书除”引子”和”尾声”外,主体部分共9章,即”太行之梦””太行之气””太行之力””太行之魂””太行之奇””太行之智””太行之爱””太行之歌””太行之峰”。9章内容分43节展开,再现了华北油田煤层气人在太行山麓、沁水河畔砥砺奋斗18载的英姿——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在新能源新领域求创新、求突破,书写了弘扬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