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考古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辑的学术集刊。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24篇,内容涉及中国边疆及毗邻地区的古代人类、古代文化与环境。
《语石》一书,既是古代石刻学的集大成者,也是近代石刻学的开山之作。该书结构严谨,布局精巧,从内容详略到卷次篇幅都经过了作者的细致安排。杜泽逊教授在《文献学概要》一书中评价《语石》“之于石刻学犹叶德辉《书林清话》之于古书版本学,而精谨或过之”。作为我国石刻研究领域的部通论性著作,时至今日,《语石》确定的研究范畴和构建的理
本书是一部新石器时代器物图集。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详细的文字描述,展示了新石器时代先民在生产、生活、艺术及宗教等方面创造的独特的器物文化。本书分为17个部分,详细介绍了新石器时代先民使用的各种石器工具,如铲、斧、锛、凿、锤、刀等,展示其制作工艺、使用方法及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的重要性,分析石器工具的种类、形态演变及地域特
壳丘头遗址群是福建沿海发现的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也是中国东南沿海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平潭壳丘头遗址群代表着中国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从考古学和历史学角度来说,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和南岛语族有着共同的文化起源和背景,反映中国东南沿海才是南岛语族真正的起源地、出发地。书稿为壳丘头遗址群出土文
本辑刊发考古简报4篇,公布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西泉坎地点、成都金沙遗址金牛区国土局城乡一体化工程5号地块C标段、四川广元千佛崖第535窟、重庆奉节白帝城陈家包明代建筑基址的新资料。收录研究论文9篇,分别对MIS3阶段至全新世初西南山地狩猎采集人群的行为复杂化、四川盆地史前时期的狩猎采集者、凌家滩出土玉璜、滇人农耕活动中
《陶瓷考古通讯》是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陶瓷考古与艺术研究所联合出版的系列辑刊,每年出版1期。本书以介绍陶瓷考古研究相关的简报、论文和学术书评为主要内容。本期收录论文9篇,译著1篇。
马萧林是河南博物院院长、著名考古学家,他在动物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领域颇有建树。《仰韶文化探索》是马萧林的最新文集,包括近二十年来发表的关于仰韶文化的17篇研究文章。作者把灵宝作为仰韶文化核心区的典型标本,把西坡遗址当作麻雀来解剖,细致入微地
革命文物是中国近现代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是不可再生的革命文化资源。本书为作者在对革命文物研究及其保护利用实际,深度思考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一些研究文章,内容包括革命文物见证中国特色道路、文物理
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022年度考古报告集。收录发掘简报及鉴定分析报告22篇,先秦时期遗存包括彭州市隆兴社区遗址、梅花村遗址,成都市青羊区上汪家拐街遗址、新都区杏花村遗址、青白江区标准化厂房地点、青白江区双元村东周墓地;唐宋时期遗存包括成都市温江区红桥村墓地、青白江区三星村墓地、锦江区柳江街道和银杏大道东侧墓地、青
“小溪(鄞江)”问题曾是宁波古代城市发展史上最为著名也最为复杂的历史公案。根据南宋以来部分志书记载,宋时小溪镇(今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一带)曾在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或五年(401年)至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相继或同时设置过句章县治、鄞州州治、县县治和明州州治及其下辖附廓县县治。但这一说法历来争议不断,难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