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城出土的孤本文献西夏文《性海圆明镜知足》(Инв.№2541)是辽代通理大师所著的一部佛学著作,传入西夏后被译成西夏文,汉文本佚失。由于此部著作为西夏文孤本,无其他文本对勘,且最后7页为草书书写,解读难度较大,此前未有相关研究。
美国早期边疆开拓的历史记忆:里奇菲尔德家族口述史
本书共分四个单元,每单元有三节,每节以一件国之重器为切入点,讲述该时期社会的风貌、人文、经济等。第一单元海陆变迁与文明之光,以冈身、上海第一人头骨为切入点,讲述上海地区远古时期的风貌和远古人类的遗迹。第二单元一江一河与勃兴崛起,以黄浦江、吴淞江的水道变化为切入点,讲述上海从青龙镇勃兴,并随吴淞江一路延展,最终成为重要港
本书辑录清华简地理文献,对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汇释,并对部分内容做了新研。该书是清华简专题整理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对清华简所涉地理问题研究乃至上古史地研究都会起到较大推动作用。本书兼具资料性和研究性,适合历史文献学(出土文献方向)、中国古代史(先秦方向)、汉语言文字学(古文字方向)、历史地理学等领域的学者阅读使用。
本书精选了陕西历年发掘、收集等的陶器,共选取350件器物进行展示。首先对陕西史前遗址的彩陶、一般陶器进行分类叙述,以图片和文字描述的形式对上述两种器类进行描述和分析。之后分别对先秦时期的日常陶器、仿铜陶礼器,秦汉反映地主庄园经济生活的建筑模型、生活日用陶器,唐代色彩斑斓的三彩器,宋金辽时期的陶器,明清时期的紫砂器进行分
本书对湖北随州周家寨墓地21座汉墓进行了全面报道。西汉墓葬年代跨度为西汉早期后段到西汉中期,出土陶器整体面貌与襄阳地区汉墓最为接近,均以仿铜陶礼器鼎、盒、壶(钫)为主,模型明器主要是灶,日用陶器流行双耳罐和圜底瓮。按出土文字材料,周家寨墓地应与西汉桃侯国的公共墓地有关。其中M8出土一批简牍,保存良好,内容丰富,书法精美
本书是2011~2018年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成果的报告,分为工作报告与考古成果两大部分。工作报告部分的主要内容为前期工作及学术基础、秦始皇陵考古分区规划、年度工作进展、发掘工作;考古成果部分的主要内容为封土、台体建筑、墓道、建筑遗址(西内外城间建筑遗址、北内外城间建筑遗址)、陪葬坑、祔葬墓、门观、道路、工程及相关设施等秦
《打开三星堆立体书》以匠心独运的立体纸艺设计,将沉睡千年的三星堆文明"复活”于指尖。翻开书页,青铜神树拔地而起,黄金面具熠熠生辉,纵目面具凝望古今……每一处立体机关都暗藏惊喜,带您亲临考古现场,揭开古蜀王国的神秘面纱。全书以高精度立体纸艺工艺制作,融合现代美学与古蜀韵味,既是孩子的历史启蒙"玩具书”,也是成年人的文化艺
本书收录今河南省各县市产生于宋代,主要是北宋地表以上的石刻,包括碑碣、经幢、塔铭、造像记、摩崖等。对收录的石刻按产生的时间顺序进行编录,并借助金石学与古籍整理的方法理论,参考古今金石文献对所收录石刻进行规范的文字整理,包括标点与校勘,以利阅读与使用。内容涉及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科学等,多名人名碑,可作为
本书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小塘山遗址的考古发掘专题报告。小塘山遗址经过为期两年的考古发掘共清理房址58座(包括保存较好的院落9组)、灰坑(窖穴)47座、墓葬7座、陶窑2座,此外还有石砌城墙、城门、道路、“马面”、城壕等,出土陶器、石器、骨蚌器、青铜器等各类器物标本1000余件,还出土了较多的动物骨骼。小塘山遗址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