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8章,前5章为内孤立波的特征及常用观测手段介绍、内孤立波遥感成像原理与判定,南海及周边海域、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海洋内孤立波的遥感图像特征等,总体介绍了遥感观测技术在内孤立波探测研究上的应用;后3章以图集的形式分别展示了南海及周边海域、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海洋2010-2020年十年的内孤立波的遥感图像分布
深海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是当前深水沉积学理论研究的前缘热点与薄弱环节,揭示交互作用的过程响应与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一定的应用价值。本书共包括7章,其中第1~3章探究了深水陆缘上重力流(浊流)、底流(等深流)及其交互作用过程响应,揭示了交互作用有利的形成发育场所与典型沉积响应类型(深水单向迁移水道);第4章揭示了
本书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洋精细化预报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技术团队多年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系统介绍了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洋环境的精细化预报技术及其在海洋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本书包含南黄海海洋动力灾害的基本信息特征、该领域的防御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风暴潮-海浪灾害及其耦合预报技术和应用等内容,并介绍了南黄
海岸线资源评估与利用管控研究是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本书详细介绍浙闽区域发展与空间发展战略,分析海岸线生态安全与开发利用问题,总结海岸线资源调查与评估方法,开展浙闽沿海岸线资源评价、沿海岸线资源开发功能分区与管控研究,并选取典型案例,对城市海岸线资源利用、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海岸线开发与保护战略布局等
本书紧跟时代潮流,关注地球科学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对大气环流模型和洋流模型进行研究。本书介绍了大气和海洋环流模式动力学框架对应的初边值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适定性结论,包括不同外源强迫条件下的大气动力学方程组初边值问题整体弱解的存在性和稳定性等,干和湿大气动力学方程组初边值问题整体强解的存在唯一性等,海洋动力学方程组初边
大地构造学与中国古海洋演化
本书面向海岸带地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格局和过程,融合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特点,构建了海岸带遥感监测技术方法和分析体系。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着重讨论遥感提取和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海岸线自动提取、海岸带地表覆盖分类、典型要素提取三个方面的技术与效果评价。下篇侧重分析方法实践和区域变化重点分析。着重探讨了2000—2015年中国
本书对水下光学与成像的关键原理、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共21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水下光学和成像技术,以及海洋光学和色彩研究的发展史。第二部分综述了水下光学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介绍了水下光场的概念、水体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和其他营养物质的评估方法、水下生物发光特性以及有害藻华等对水体的影响,还总结了用于
为摸清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客观认识全国和各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提升全国自然灾害防范意识和防治能力,国务院于2020年启动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其中海洋灾害为六大灾种之一。河北省自然资源厅为响应国家号召,积极部署了河北省第一次海洋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任务。本书是河北省第一次海洋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之
本书主要介绍了珊瑚礁及其生态环境的基本科学知识,查阅大量资料,总结了目前主要的珊瑚礁监测方法及技术手段,并介绍了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选择依据,为不同环境特征的珊瑚礁生态监测方法选取提供参考。具体内容包括:珊瑚礁概念、珊瑚礁的形成与类型、珊瑚礁的分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