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十章,介绍了中医伤科的发展简史、分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治要点及创伤急救;骨折、脱位、筋伤、内伤和骨病中常见病的发病特点、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要点等;中医伤科常用实训操作的方法及要求。
本书讲述新安医学治疗损骨伤,书中例举案例,阐述新安医家如何治疗损骨伤因,强调损骨伤病因主要与跌伤、打伤等外因有关,损骨伤的治疗与年龄、体质等内在因素有关,损伤的病机与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等有关,损伤之证可分外伤和内伤,介绍新安医家对损伤的诊断如何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诊断,尤其重视采用触摸手法来判定外伤中的骨折、脱
中医正骨疗法(章氏骨伤疗法)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汇编了浙江省章友棣骨伤研究所从业人员近几年对章氏骨伤疗法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实践。本书内容包括:章氏骨疗法传承谱系;章氏骨伤疗法文化传承等。
本书以中医对脊柱病的基本认识为指导,立足脊柱的解剖结构,结合现代检查技术,突出编写专家的特色治疗方法与临床经验的介绍;结合脊柱病的临床实际,重点介绍脊柱病及相关疾病临床治疗的宝贵经验。全书共分上篇、中篇、下篇及附篇。上篇为基础篇,介绍脊柱病的基本概念、脊柱解剖及生物力学的特点、脊柱影像学、肌骨超声、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检查
本书以中医骨伤科脊柱常见病种为基础,以影像资料判读为重点,突出专科查体和影像学检查,以疾病诊断为主,治疗为辅,结合外文献,综述疾病诊疗情况。书中病例主要涉及中医骨伤科领域的脊柱部分,主要来源于岐黄学者李义凯教授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团队从平台中撷取350余个脊柱相关病例及其影像资料,结合李教授多年临床经验、科研成果和外文献
杨茂清老中医是全国中医骨伤科名家,从事中医骨伤科医、教、研工作40余载,坚持师古而不泥古,继承中求发展,探索中见创新。其重视骨伤治疗的手法源流研究,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宝库中吸取精髓,古为今用;重视传统学术研究,强调筋骨并重;重视骨折的轻重缓急及损伤部位辩证,强调整体技能与局部解剖并重,主张按骨折的早中晚三期辨证施治。本
本书是国医大师施杞教授从医执教60周年文选,全书选录作者及其率领团队弟子们在各个时期所撰写的部分医学论文、应邀为各类医学著作所写序文,以及杂文和讲稿,书中还载录了作者传略、报刊报道等,共载文284篇。作者60年来遵循“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宗旨,在事业中,坚持“以中国医药学理论体系及历代
本书为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院校规划教材之一。中医骨伤康复学是研究和阐释中医骨伤康复疗法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是在中医康复学和中医骨伤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也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临床以及康复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学科体系分为
本书从“燕京”角度出发,根据燕京地区各家骨伤手法流派的现有资料,总结燕京骨伤手法流派形成、发展的因素,并以宫廷正骨流派的刘氏支派和夏氏支派、曹锡珍经穴按摩流派、刘道信骨伤手法流派、宏庙董氏骨伤手法流派、杜氏骨伤手法流派、葛氏骨伤手法流派、双桥罗氏骨伤手法流派为研究对象,从代表人和传承人、学术思想及特色手法技术等方面,梳
本书分12卷。首绘人身部位穴位图、外科器械图、伤科治疗手法图共44幅,尤以治疗手法图生动形象,附以手法歌诀,一目了然,易学易记。卷一为经义、脉要、针灸基础理论,载有病源歌诀、脉证歌诀、宜忌歌诀、针灸歌诀。卷二论骨度、骨脉、骨节、骨格、部位、经筋。卷三载手法总论和器具总论,均录自《正骨心法要旨》。另有陈氏接骨歌诀及胡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