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理论与问题”部分讨论了增长与发展理论的争论与评判、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因素、现行国际秩序下的南北分裂,以及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政策问题等;“他国案例”部分讨论了东中欧国家在制度转型过程中付出的社会代价、俄罗斯劳动力市场的演变、加拿大医疗体系的优势与问题等;“中国案例”部分聚焦中国社会发展和制度转型的具体领域
关于民国时期的史学状况,学界成果颇丰,但对于催生史学成果的重要机构——大学史学系的研究,尚有明显不足,究其缘由,则在于有关文献难征,相关文献主要为各大学印行之一览、概览、纪念刊、日刊以及报纸期刊相关资料,此类资料多为内部发行,流通不广,现今或藏于各大图书馆,或藏诸高校档案馆,得之不易。为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史学系的基本状
本书注重理论性、系统性和前沿性,明确以历史学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历史学本身的理论和方法而展开,反映国内学术界的最新进展,不是某一流派史学的简介,不是某一地区某一国度史学状况的简介,而是对历史学全局的鸟瞰。全书分上中下3编共9章,上编(1-3章)历史与历史学,内容包括作为本体的历史、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历史的价值与意义;中
《碎片化的历史哲学》是一本后现代历史意识的哲学指南,探究历史事件和基本的社会经验,以及从柏拉图中经帕斯卡尔到德里达的哲学立场和文本,其核心是康德的文化观念和黑格尔精神的哲学。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连续性学科出版物。本卷分史学方法论探讨、比较研究、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外国史学研究、历史文献学、书评和会议综述8个栏目,内容仍是有关中外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的研究文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史学作品所做的评论深刻公允,有助于提高作者和论者
《历史哲学概论/民国西学要籍汉译文献》一书内容是评述十八世纪中期至十九世纪末期西方思想家的历史哲学思想。《历史哲学概论/民国西学要籍汉译文献》也是民国时期西学汉译书籍中的一部。对当时研究世界历史和各国历史学提供了很多的参考。《历史哲学概论/民国西学要籍汉译文献》是黎明书局1934年出版的版本。
《后马克思主义视域的历史想象:赫勒历史哲学研究》围绕当代著名哲学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阿格妮丝·赫勒(AgnesHeller)关于历史问题的思考,以及对现代性问题的历史反思与历史重构展开研究。赫勒历史哲学思想经历了从构建一种历史理论的体系,到碎片化的历史断想,再到现代性历史反思与历史重构的发展历程。在这
在四川大学120周年诞辰之际,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隆重推出《川大史学》系列丛书,一是为四川大学120周年献礼,*重要是乘此机会对川大历史学近年来的学术科研进行一番总结。《川大史学(第二辑):文化史卷》是《川大史学》系列丛书之一种,是学院学人有一定代表性的公开发表著述集成,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巴
《川大史学(第二辑)中国古代史卷》主要选录2006年以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老师发表的有关中国古代史方面的精品论文28篇,约40万字。论文的时段上起传说中的唐虞时代,下迄晚清,具体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民族关系、历史地理和典籍考释等方面,较为全面和集中地展现了近十年川大中国古代史专业发展的大
为庆祝四川大学成立120周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将2006-2016年间学院教师发表的有关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研究的重要论文整理选辑,汇编成《川大史学(第二辑)中国近现代史卷》,以展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这方面研究方面的成果。《川大史学(第二辑)中国近现代史卷》的出版,或将推动相关研究工作向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