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美国对波兰的政策为切入点,全面研究了美国对波兰剧变、转轨与发展的影响。重点论述了美国对波兰剧变后政治经济转轨的影响,研究了美国对波兰政治、经济、国家安全的影响及美波关系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在美国如何帮助转轨国家进行制度建设、如何推动其民主转型等问题的研究上具有一定创新性。波兰的转轨与发展是中东欧国家中的成
本书主要探讨了一个可以说是灾难般的德国人习性,即视文化成就高于一切,视文化为政治的高尚替代品。这种倾向深刻影响了从18世纪末直至今天的德国历史。作者认为,德国人对艺术的偏爱强过政治,是理解纳粹主义特殊本质的基础,许多德国人(和其他人)正是被纳粹所吸引。希特勒及其圈子中的许多人都是失败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他们仿佛在将政治
8世纪走向尾声之际,维京人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在中世纪,北欧人的足迹踏遍了世界各个角落:北至北极斯堪的纳维亚的荒原,南到中世纪政治动荡的基督教腹地,向西越过汹涌的海洋到达格陵兰和北美洲大陆外缘,向东沿着罗斯的江河从事贸易。本书透过北欧人在中世纪文学体裁萨迦中讲述的故事,探索了这片天地。 可是,古诺尔斯语萨迦对维京世界
本次精装增订,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篇专门为中国读者撰写的《中文版序》、历数英文原著出版艰辛周折与引发的巨大争议的《二〇一五年英文版序》,以及一篇由英国著名知识分子克里斯托弗˙希钦斯论述西班牙内战与奥威尔的文章作为附录,总计约五万余字,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段历史。 《西班牙内战:革命与反革命》凝聚了博洛滕半
本书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旗帜下,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作为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1570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被教皇逐出教会。为了摆脱被大陆天主教国家包围的境地,英格兰与在地中海和天主教西班牙作战的伊斯兰势力开启了一段联盟的时期,并且与伊斯兰世界在文化、经济和政治上有了深度的交流。这是一段非凡的时期,英格兰与奥斯曼高门签订了条约,接受了摩洛哥国王派来的大使,并向马拉喀什运送军火。到16世
圣彼得堡总像是座不可能存在的都城,从俄罗斯西部边缘涅瓦河的冰冻雾气和被洪水淹没的沼泽地中崛起。它是一个古老国家的新兴首都。1703年,在其魅力四射的创建者虐杀成性的自大狂彼得大帝(PetertheGreat)纯粹的意志之下,圣彼得堡建成了,其炫目却混乱不堪的名声很快被早期统治者的残酷统治塑造出来。 这座城市拥有一系
一部国家史,一部民族史。 六大部分,三十个主题,建筑、雕塑、绘画、瓷器、啤酒、香肠、汽车、货币……以物串连起德国政治、文化、艺术等数百年历史变迁。 在过去的一百四十年里,德国一直是欧洲大陆的核心力量。二十八年前,一个新的德国诞生了。 我们对这个新生的德国有多少了解? 它的民众又是如何认识他们
1066年,征服者威廉入主英格兰,拉开了诺曼王朝的序幕。但这场诺曼人的征服战争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持久。因为征服战争意味着一个民族完全闯入另一个民族并将其分解,所以,这并不是一场黑斯廷斯战役的胜仗之后,威廉在威斯敏斯特加冕为王后就终止的速战速决,而是两个民族间绵延了近百年的战争。 我们重回诺曼王朝治下的英格兰,从威廉踏
《旧制度与大革命》出版于1856年,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经典研究著述。托克维尔以犀利的笔触,对如何避免革命这个问题做了开创性的思考,并试图通过探讨法国大革命这一典型个案来揭示一些历史教训,为人类如何避免革命动荡指出一些可能的路径。作者以问题为导向,运用社会学分析方法对法国大革命的前因后果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从政治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