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四章,选取13位齐鲁传统文化名人,推敲出39个与主题相关的教学案例进行解析。
《日土县志》是反映日土全貌的一部综合通志,纵延百年,横跨百业,从时间上追求历史久远,行业上力求统揽全局、面面俱到。县志上限起自事物发端,下限为2010年年末。本志按照社会主义新方志“详今略古”的原则,重点讲述西藏和平解放后日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涉及内容广泛,各章节分门别类地记述事物,基本上横排竖写,大事记纵向记述一地的
本书从红色文化的概念(书稿第一章)出发,在介绍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书稿第二章)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山南红色文化资源。而山南红色文化资源按照表现形式分为红色文化精神资源和红色文化物质资源。书稿第三至六章,以“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孔繁森精神、克松精神、列麦精神、沙棘精神、雅江治沙造林精神、玉麦爱国守边精神等为代
全书共整理收录了28篇与香山革命历史有关的亲历者及革命后代的口述史文稿。全书共分:立党为公风范长存;对党忠诚革命到底;百川归海协商建国;平凡岗位见证历史四篇,通过讲述我党重要党史人物及民主党派代表人物、海外华侨、国际友人、少数民族、人民解放军战士等对香山历史的回顾,全面展现中共中央在香山的革命历史。全书编写严格按照党史
浙东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环境,孕育出悠久的浙东文化,且传承完满,意蕴多元,具有时代性和进步性。本书以浙东鄞县、慈城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类专题的形式对浙东文化的流转变迁进行探讨。其一,对藏书纂志、社会互助等浙东典型文化进行典型案例研究,以探略浙东文化之特点。其二,对冯君木、虞世南、王应麟、冯宾符、张美翊等浙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洛阳和濮阳二市均位于黄河流域,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辖区内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本书对洛阳和濮阳境内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举措,是开展黄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有益探索。
《武汉学研究》以贴近武汉、研究武汉、服务武汉为基本宗旨,以武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武汉及其城市形成发展所依托的主要区域为研究空间,刊发历史学、语言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研究成果和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学术性与应用性并重的办刊思路,坚持严谨求实的学风、首发原创的刊风。为武汉市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回归之路(临沧解放、班老回归)、幸福之歌(佤山巨变、佤山幸福工程、一步千年、奋进新时代、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样子)等篇章,重点突出了脱贫攻坚工作、奋进新时代、新十年临沧市政协的“新样子”,全书共计20多万字。本书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是一部临沧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团结史,是一部临沧各民族保家卫国的爱国史,
《台湾通史》为有关台湾历史的一部通史著作,是历史学家连横一生最重要的著作,1920年11月至1921年4月由其创办的台湾通史社分上、中、下3册在台湾出版,全书分为纪4篇、志24篇、传60篇,共88篇36卷,另附表目101项,记叙了台湾起自隋代终于1895年因《马关条约》被迫割让的历史,尽录上下千年台湾之事。此书第一次对
本书由一位资深记者用镜头将过去50年间的杭州城市街景与居民生活一一进行记录。这些画面不仅是这位记者的人生旅程,更是这座城市、几代人的征途写照,定格下当时的时代变迁与民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