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东部地区地质实践教程》分为四个部分:首部分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区域地质概况以及实习区所涉及主要地质单元的地质概况(首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松辽盆地东部及南缘露头的实习路线及各项教学内容(第三章),包括白垩系各组的沉积岩及火山岩特征;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黑、吉、辽三省内松辽盆地外围露头的实习路线及各项教学
《应用气候学实习》是在中国农业大学应用气候学教学实习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继承了原北京农业大学编写的《农业气候学实习指导》的核心内容,又收集和汇编了一些新的计算方法和技术,在传统的手动计算和Excel计算方式下,新增编程计算和可视化教学软件计算内容,是一本能够配套混合课程使用的包括文字、小程序、可视化软件的新形态教材
《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与管理机制研究》根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办法》(国海发[2010]2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国海发[2009]14号),以及《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政策、部门规章及相关技术规
黄海、东海观测研究站自建站伊始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海洋科学问题需求导向下,开展观测技术研发和集成,聚焦高质量观测数据及产品的产出和共享,其科研技术人员在进行科学问题研究、观测技术攻关的同时,利用休息时间将海量的长序列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绘制观测参数变化图,以数据图集的形式出版,供社会各界参考使用。在此之前,他们
众所周知,共享观测数据可以使更多的人更充分地使用观测数据资源,减少数据采集、资料收集等重复劳动和相应费用,把精力和资源更有效地用在新数据获取和科学研发上,对科技创新特别是0到1的原创性创新意义重大。将海量的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绘制参数变化图并以图集的形式出版是观测数据共享的一种有效方式。自2017年以来,台站已经陆
《国外海洋政策研究报告(2020)》在结构框架上沿袭往年体例,由四篇构成:首篇以舆情信息为基础,从海洋管理、海洋经济、海洋科学技术、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生态环境、极地事务、深海大洋七个方面对2019年国际海洋发展形势进行了总结和梳理:第二篇以热点问题为导向,对美国北极战略调适、印度“印太”战略走向等热点地区的热点问题进行
《中国海洋站海洋水文气候志》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4册,各分册分别给出海区内各海洋站潮汐、海浪、海水表层温度、海水表层盐度、海冰、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和降水等海洋水文气象要素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风暴潮、海冰和暴雨洪涝等海洋灾害和灾害性天气对沿海的影响。同时给出相应海区各水文气象要素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并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1~2章为*部分,介绍绪论和水、岩土与混凝土的电磁特性;第3~9章为第二部分,介绍电磁法探测方法与技术;第10~15章为第三部分,论述涉水灾害探测与分析。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剖析了23个不同工况、不同方法典型工程探测案例。本书适用于防灾减灾领域,与土木工程的安全与环境、地质灾害防冶、工程防护领域相关。可
什么是宇宙?简单地说,宇宙是时间、空间和其他物质构成的统一体。宇宙中包含了各种粒子、能量、星体等。宇宙是什么行状的?本书通过插图和对宇宙的描述,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宇宙有多大?它怎么出现的?除了人类,宇宙中有外星人吗?黑洞是什么?浩瀚的宇宙中包含了太多的未解之谜。本书可以为孩子了解宇宙打开神秘的一角,引领孩子探索宇宙的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演化、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内部构造等,都做了图文说明,让孩子在宏观上认识地球。地球上的河流、湖泊、地形地貌、海洋、大气层等,都有什么特点?地震、火山、台风、四季怎么出现的?本书对地球上的事物展开描述,可以让孩子在微观上了解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