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以阐明饲料的化学组成、转化规律及动物营养需要之间的关系为目标,系统地介绍了饲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其结构体系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饲料化学成分与营养特性、饲料配合的原理和方法,并适当增加饲料加工、贮藏对饲料品质的影响。全书内容按连贯性、易教性和易读性原则,分为12章,每章结束后配
本书内容包括:各种常用和新型*的种类、成分、功能用途、产品规格和使用技术,*预混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程序、原料的选择、加工工艺和质量管理,部分常用配合*配方实例及其分析。全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供饲料及*预混料生产单位、饲养场的技术及管理人员、养殖专业户、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本书由山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研究室科研1人员;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本着通俗易懂,操作简单的原则编写了此书。内容包括饲料学、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饲料检测的有关知识,对常用的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粗饲料、矿物质饲料、添加剂饲料的营养特性、质量的简易鉴别与分级标准、利用时的注意事项等进行了
本书由7章内容构成:饲料检验的基本要求,饲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饲料物理性状检验,饲料常规成分分析,常用饲料原料掺假鉴别,饲料加工质量检测和饲料企业检验室的建设。每章后有思考题以指导学生掌握和复习重点内容。本书不仅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饲料分析的基本技能,满足研究/教学型大学本科生教学和培养的需要,而且贯穿了饲料企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已加入前沿生活文化的行列。中国西部的很多地理景观,如雪山、沙漠、戈壁、草原等都是中国之。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西部自然野性的地理景观也逐渐为人所知。在《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组织评选的“中国美的地方排行榜”中,在17类景观中,12类景观的名都位居西部。本套丛书由一线的专业权威人士撰写,丛书主要从
《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畜禽产品概念、分级与区别、无公害安全畜禽产品含义与生产标准、影响畜禽产品安全主要原因及控制对策和安全肉制品生产工艺和生产实施步骤等。介绍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牛奶生产和水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
《德国罗斯托克饲料评价体系:以能量为基础的饲料价值参数及营养需要量》是由德国家畜生物学研究听(ResearchInstitutefortheBiologyofFarmAnimals)的M.Beyer、A.Chudy和L.Hoffmann等著名动物营养专家于2003年编写的。该著作先后以德文和英文出版。该著作全面系统地总
我国饲料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一个朝阳产业,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6年,全国饲料总产量达到1.11亿饲料工业总产值2908亿元,饲料加工业从业人数近54万人,基本建成了一个包括饲料原料工业、饲料加工工业、*工业、饲料机械工业和服务支持系统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产业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进展:霍启光先生七十华诞暨从事畜牧科学事业五十周年纪念文选》主要内容:2007年11月1日是著名动物营养学家霍启光先生70岁华诞。为了表达弟子们对导师的感激之情,反映和系统记载先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由研究生弟子们发起并出资,经过多半年的收集和整理,编辑出版了《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进展&m
饲料配方手册(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