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家案头必备碑帖(第一辑):诸遂良<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唐代褚遂良书。楷书,共1463字。公元653年(唐永徽四年)立。共二石,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后石为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为避高宗讳,碑文两个“治”
《书家案头必备碑帖(第一辑):颜真卿<颜勤礼碑>》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此碑久埋地下,1922年十月在长安旧藩廨库基中出土。书法刚健、整肃、雄厚,其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点。其用笔横细竖
《书家案头必备碑帖(第一辑):柳公权<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为柳公权64岁所书,裴休撰文,邵建和、邵建初镌刻。此碑篆书碑额,共28行,行54字,下截每行磨损二字其余完好。建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原在陕西省万年县安国寺,现藏西安碑林
《书家案头必备碑帖(第一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镌立于麟游(今陕西宝鸡麟游县)。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书作笔力劲健,点画虽然瘦硬,但神采丰润饱满,向上的挑笔出锋含蓄,带有隶书笔意。字体结构典雅大方,法式严谨,看似平正,实则险劲。字形采用长方
《书家案头必备碑帖(第一辑):汉隶<礼器碑>》是中国东汉重要碑刻。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修孔子庙器碑”、“韩明府孔子庙碑”等。东汉永寿二年(156)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碑身高1.5米,宽0.73米,四面皆刻有文字。碑阳16行,满行36字,碑阴3列,列17行;左侧3列,列4行,右侧4列,列4
《书家案头必备碑帖(第一辑):颜真卿<多宝塔碑>》的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是唐代的书法家颜真卿在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写的,反映的是他早期的书法风貌,字体工整细致,结构规范严密,用笔一丝不苟,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整,秀丽刚劲,虽尚
《书家案头必备碑帖(第一辑):赵孟頫<胆巴碑>》全名为《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赵孟頫奉敕书于元延佑三年(1316年),该帖通篇一气呵成,点画精纯,无一笔有懈怠之气。通篇基本为楷法,偶间行书写法,且上下血脉相连,自然流便,全是“二王”正脉。该帖因实用需要打有乌丝栏,但并不显字字独立,仍可看
《书家案头必备碑帖(第一辑):汉隶<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185)碑阳铭文记述郃阳县令曹全的家世及生平。曹全为汉初名相曹参的后代,建宁二年(169)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率兵征讨疏勒国,杀其王和德,迁右扶风槐里令,后任郃阳令。此碑是其下
《刘孟伉印存》,2014年是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著名书法篆刻艺术家、文史学家、诗人刘孟伉先生(1894~1969)诞辰120周年。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拟策划出版《刘孟伉印存》。该书以印存的形式展现刘孟伉的篆刻书法作品,通过作品的展示更好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刘孟伉先生,传承其优良传统文化精神。
本书分为古玺源流——篆刻之始、空前发展——完善成制、流派纷起——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繁荣艺术四部分,主要包括:先秦时期的玺印源流、战国时期的官玺与私印、古玺篆刻的字态之美、战国玺印的篆刻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