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读古典名著系列:点读<长生殿·桃花扇>(学生版2014)》包含《长生殿》和《桃花扇》两部著作。《长生殿》全剧共五十出,讲述了历史上著名的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在第二十五出《埋玉》之前,主线是李、杨爱情的发展。在《埋玉》之后,主要叙述安史之乱的爆发、平定以及李、杨二人阴阳相隔的刻骨相思和爱情
《点读古典名著系列:点读<水浒传>(学生版2014)》中,我们精心节选了《水浒传》中的二十四篇精彩华章,力图将最具个性的梁山好汉呈现给广大读者,点读名著背后精彩的历史与人文精神,使读者置身更广阔的背景去感悟经典,在欣赏梁山好汉侠肝义胆、铮铮铁骨的同时,亦能领略到名著背后的历史与人文情怀。
《点读古典名著系列:点读<西厢记·牡丹亭>(学生版2014)》包括《西厢记》和《牡丹亭》两部著作。《西厢记》里的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普救寺与青年书生张君瑞萍水相逢、一见钟情,虽然礼法紧缚,严母阻拦,但二人却始终心意相通,最后,张生考中状元,夫妻团圆,有情人终成眷属。《牡丹亭》里的闺阁少女杜丽娘梦见了多情书生柳梦梅,并因梦成
《点读古典名著系列:点读<西游记>(学生版2014)》中的“旁批”主要是用来梳理小说的一些精彩或隐秘的细节;“人物图像”或“艺术鉴赏”,顾名思义,重点落在对书中人物的分析或作所者采用的艺术手法的鉴赏上。这些都是理解《西游记》的基础;“名著背后”环节,我们挖掘文本,揭示小说背后的历史与人文信息。这样一来,人们
歌谣是一门民间艺术,它不但是劳动者生产、生活的生动写照,同时还表达了普通老百姓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在通俗易懂的字里行间浓缩了人们的喜怒哀乐。民间歌谣是发自人类内心的呐喊、赞美、哭诉、祈祷,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用朴素的艺术表达出真实情感的一种方式。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是千百年来我们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冲动及延续和展现。
楹联是中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盛开的绚丽奇葩,它的产生和发展,是整个社会进步、文学艺术繁荣的象征。城门不会说话,街道不会说话,建筑不会说话,但楹联会说话。大凡题写一座店铺、一座工厂、一个园林、一座宅院、一座堂楼、一座寺庙、一座道观,片言居要,概括主旨,烘托气氛,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蒋星煜主编的《元曲鉴赏辞典(新1版)(精)》共收一百三十五位元曲作家的作品,其中小令五百四十四支,套数四十五套(含三百一十九支曲),杂剧一百三十七折(涉及八十八本,含四百六十四支曲)。共有篇目七百十二篇。本书所列篇目及原文,基本上参照《全元散曲》、《元曲选》、《元曲选外编》、《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元人杂剧钩沉》等著
《南宋江西散文研究》从文本出发,联繫地域文化因素,对南宋江西散文创作进行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第一、第二章是从地域文化角度宏观地探讨南宋江西文学发展的原因、宋代江西文学思想以及南宋江西散文创作特点。第三至第六章重点分析作家作品,探讨其创作特色和艺术成就。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书不依据散文的表达方式从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等
作为一个自省意识明确的诗人,作者写下这些"只言片语",这些书信日志、笔记漫录,意在观察自己写作的出发、进程、理想和困扰,以及因之而来的对诗人之病理和伦理的分析。虽然作者声称,"并未刻意营建所谓的写作诗学",但书中文字,在在指向对写作行为及结果的观察、反省。全书分为言辞、诗话、随笔、阅读等五个部分。
作者从哲学、法学、艺术史、文学批评等多学科的角度,考察了《牡丹亭》和《桃花扇》这两部戏曲名著是如何处理身份认同问题的:《牡丹亭》提出并解决了如何确定一个人是“人”的问题,人的身份认同问题是在与梦、画像与鬼魂的区别中实现的;《桃花扇》则在具体的政治背景下考察了如何识别一个具体的“人”的问题,主要探讨了在明清易代的动乱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