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是2018年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对居民收入与财富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统计分析,共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分别是:家庭禀赋特征、人员就业、家庭收入、家庭财富、家庭消费,以及人民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统计分析。
消费潜力直接决定了居民能够实现既定消费目标的能力,本课题主要分析了决定消费潜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即收入分配格局和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不同于已有的研究,本课题将消费潜力的研究重点放在了上述两个方面。本课题在研究内容、数据分析和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制造业发展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本书从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国际经验借鉴和推动产业政策转型等方面分析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的路径和政策建议,期待吸引更多的人关心关注制造业发展,共同探讨制造立国和产业迈向中高端的路径与对策。
自2005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关系发展迅速。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经济互补性较强,双方拥有很多合作机会。农业一直在印度尼西亚经济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在农业科技、农业产业投资和农产品贸易方面已经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能源矿产领域的投资
本书首先回顾和总结国家、山东省及聊城市经济发展形势和新旧动能转换状况;其次,从理论上探讨新旧动能转换动力、要素、路径与机制;然后,分析聊城市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新旧动能转换相关问题,并根据《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分析聊城市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案例;*后,回顾和总结近两年聊城发展研究院(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的研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的国家战略,已进入顶层设计、制度创新和全面推进的新阶段。面对工业4.0时代全球经济转型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系统已成为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的关键载体和战略平台。聚焦京津冀,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既是京津冀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本书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持编撰,深入系统地分析了2018年河南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以及2019年河南经济发展的走势,全方位、多角度研究和探讨了河南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举措及成效,并对河南在稳中求进中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提出了对策建议。主报告提出,2018年,河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建设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在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是下一阶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基本要求。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多存在政局不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投资营商环境较差等问题,突发风险较多,且据调研发现,我国大部分走出
本书是作者从改革开放的经历者和见证者角度,结合研究工作与具体实践中的积累,选取相关文章汇总而成的。本书分为五篇,涉及体制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增长结构与中国区际经济非均衡增长、资本市场与危机型公司重组、地方政府债务分析与债务风险以及信用评级技术、国际评级体系与评级监管。本书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国企改革实践
本集刊将聚焦一带一路与丝路学两大研究主题,兼顾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撑。丝路学已成为重要的全球治理学科之一,是全球治理中的中医学、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带一路的提出则为全球丝路学拓展了新的学术空间,也标志着全球丝路学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本集刊致力于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