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城乡关系变迁为主线,系统梳理了我国乡村住区发展的历史过程,剖析了城乡要素重组对地域空间结构与功能演进的作用规律,提出了破解现阶段乡村转型发展与空间重构问题的整体思路。在此基础之上,初步建构了乡村住区重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选取典型区域开展实证研究,探索镇域尺度下村庄单元发展水平评价与重构类型识别方法。最后,运用案例
本书通过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新疆人民剧场”的设计者之一的金祖怡老师及修复设计者范欣女士的笔触,讲述了这座被誉为“天山脚下的艺术殿堂”当年的设计建设历程及当代遗产价值。通过全书的阅读,读者将会感受到新疆早期建筑设计师们努力向业界与社会讲述创作者历程的赤诚,以及当代建筑师在敬畏前辈建筑师成就的基础上,以传承保护
装饰的本质是研究生活方式,而陈列是呈现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前者研究生活,后者研究手法。家居陈列的意义在于,通过装饰方案到最终落地摆放,将室内的家具、灯饰、布艺、装饰品等元素一一陈列出来,以艺术的形式组建一种美好的生活形态。家居陈列是把控物件与物件、空间与空间、物件与空间、空间与情感之间的关系,需要设计师具有较高的艺术眼
本书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展现了19751987年间国家图书馆南区(原北京图书馆新馆)建设全过程。作者对参与其中的二十多位建筑师、工程师与老馆员进行采访并整理成文。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北京图书馆新馆方案设计、12年的建设历程(19751987)、业务规划与搬迁、用尊重的方法去整修。这些亲切的口述故事组成了珍贵的历史记忆,让我们
机场地基处理技术
民航机场工程管理与实务(2022年版一级建造师考试教材、一级建造师2022教材、建造师一级、民航实务)
《河南大学百年建筑》由河南大学前身——贡院旧址、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凋零的国际式时期校园建筑、河南大学苏式建筑四部分内容组成,其中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和河南大学苏式建筑群两部分为《河南大学百年建筑》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清雍正十年改建河南贡院碑和道光二十四年重修河南贡院碑情况,以表达校园选址于此的文化背景。后三部的阐述
中央大学旧址自古以来就是皇家苑囿之所,文化教育圣地,自1902年在南雍旧址建校以来,至今已有120年历史,本书以中央大学旧址的历史沿革为研究对象,从时代背景、办学情况、重要人物、校址分布、校园建设活动等多个角度入手考察旧址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对旧址内九栋文物建筑的建造过程、人物事件进行深入挖掘,通过纵横向的整体研究体系,
本书是在国家推行交通强国战略与发展智慧城轨的背景下,由行业协会组织业内一线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营管理单位、设备设施厂家等单位的专业总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联合编写而成。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规划设计、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供配电系统、绿色智慧照明、给水排水系统、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绿色建造技术、绿色装饰装
本书精选当代日本优秀的住宅设计实例,剖析日本建筑师那些令人惊叹的设计手法。不仅包括住宅与周围环境、住宅外观设计、空间的开合等常用手法,更独树一帜地介绍了住宅的光影塑造、视线营造、动线设计以及空间氛围和整体印象的营造等新颖的设计方法,全面展现了日本建筑师在住宅设计中的意匠巧思。图解式的内容讲述,每一个知识点都配有建筑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