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选题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作者对搜集到的二十六种《西厢记》评本的评语作了细致的排比、分类,按一定的标准给予统一的梳理、编订,为以后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提供了方便。作者全文辑录了王实甫《西厢记》剧本的唱词、说白及二十六种评本的眉批、夹注等,同时,作者对书稿中所辑录的二十六种《西厢记》评本做了题解,说明其版本依据
中国古代文化灿如星河。《诗词鉴赏二十讲》主要从《诗经》、唐诗、宋词中选取优秀篇目进行分析、鉴赏,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使他们热爱并传承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进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选取篇目适合高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重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国梦的多民族文学书写:2013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论坛论文集》以“‘中国梦’的多民族文学书写”为题旨开启论剑,所议者围绕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国家、民族、社会责任,少数民族文学与全球视野,少数民族文学的生态意识与生命气象,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历史、文化追寻,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精神坚守与形式创
《随园诗话》是清代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全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作品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另外,袁枚在作品中强调了骈文作为美文学的存
作为中华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一分子,回族文学的存在、发展意义重大,是关系到中华文学版图建设、华夏文明丰赡发展的重要命题之一。本书以新颖的视角和史料,对20世纪回族文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探索,获得了新的发现和认识。它从价值论视角,在价值创造一价值形成一价值实现的动态链条中,在与整个中国文学、文化相联系相比较的广阔
王家勇专著的《中国儿童小说主题论》中的现代中国儿童小说指的是广义现代文学(1917年至今)中除动物小说、幻想小说之外的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叙事对象的儿童小说类型,包括狭义现代文学(1917~1949)中的儿童小说和当代文学(1949年至今)中的儿童小说两大部分。中国儿童小说的发展与社会、时代、历史的脉搏始终保持着同步,中
新故事文体是对民间故事的创造性转化。它是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借鉴传统叙事文学文体特征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型故事文学样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已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学样式。《20世纪新故事文体的衍变及其特征研究》是系统梳理20世纪新故事文体的衍变历史,总结新故事文体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论证新故事文体独立性的专门
《梁祝的起源与流变》是一部学术著作。本书提供清末前、现存可考的各地“梁祝”记载136部(篇)并加以说明,是目前集中反映历代“梁祝”记载之较全者,是“梁祝”研究者乃至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研究者必备之书。《梁祝的起源与流变》通过百余部历代。“粱祝”史料,全面分析了梁祝传说的起源与流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陈远洋编著的《徐渭戏剧研究/当代浙江学术文库》是一部力图对明代奇人徐渭的戏剧做全面研究的著作。是著从中国古代文学史戏剧史发展转变的大文学史背景出发,将徐渭戏剧置于中晚明复杂多变的文学生态环境中,以六大章三十余万字的篇幅对徐渭怎样走上戏剧道路,徐渭以女性为尊的戏剧心理如何养成,徐渭究竟创作了哪些戏剧作品,这些作品作于何年
本书通过以《铁道游击队》《保卫延安》《红日》《苦菜花》等长篇战争小说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修辞策略、正文本修改、副文本变迁、艺术改编策略等维度进行共时性的文本发生学现象探询,寻找这种流动叙述的背后缘由、动机以及意义,总结其文本发生规律,从而寻找不同艺术版本的复调对话和文本间性,挖掘出不同话语、不同文